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VIP免费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1页
1/6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2页
2/6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_第3页
3/6
引用参考文献的惯例与经验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注明了被引理论、观点、方法、数据的来源是学术论文参考的范文和深度的体现,是反映论文的真实性、作者科学学风和评价作者著作学术影响力的科学依据,是对期刊论文进行引文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来源。参考文献引用的三种作假手法1、“假引用”就是虚伪的、不真实的引用。最常见的假引用有三种:一是“友情引用”。本来,有些文献对引用者很难说有什么影响,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帮助和作用,甚至与引用者所论议题相距十万八千里,可是引用者还是硬要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为什么非要这样做呢?原来,它们的作者或是引用者的师长,或是引用者的好友,或是引用者的圈内人。于是你“投之以李”引用我的,我“报之以桃”引用你的,从而形成一个个不小的“引用圈子”。这样相互抬轿,互相吹捧,大家不就“共同提高”了嘛。其实,明眼人不难识别这类小聪明。吹吹拍拍,拉拉扯扯,这只不过是一些“学术山头”、“学术团伙”惯用的小花招而已。尤其是,当所引用的文献是一些十分平庸的论著乃至学术泡沫和学术垃圾时,引用者的意图和学术水准不就一下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了吗?二是“装门面引用”。有些引用者动辄罗列一大堆外文文献,热衷于引用“权威”的文献,以便给自己装门面,实际上他们也许从来就没有研读它们,或者它们根本与引用者所论毫不沾边。这种狐假虎威的做法只能吓唬那些不知深浅的学术混混和初入门者,在真正的学人眼中,那只不过是拙劣的小戏法而已。三是滥用自引用。必要的和适度的自引用是正当的,能够从中看出引用者研究的连贯性以及在学术上有无进展和提高。但是,滥用自引用,除了给人一个“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不良印象外,又能给引用者增添什么光彩呢?2、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所谓“不引用”,正好与假引用形成对照:假引用是不该引用的偏偏要引用,不引用是该引用的偏偏不引用。本来,自已的研究受惠于哪些论著,并且在写作时利用人家的哪些材料和思想,自己心里应该是最清楚的。可是,有些人却千方百计地回避它们,在列举的参考文献中难觅其踪影。这种做法轻者是掠人之美,重者则是剽窃抄袭。为了遮人耳目,引用者可谓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在窃取不大为人所知的文献和外文资料时往往瞒天过海,在偷窃易于被人识破的论著时常常改头换面。这些掩耳盗铃的手法确实能蒙蔽人于一时,但是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要露出马脚的,只是时间迟早不同罢了。3、“伪引用”就是有意做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引用,这种做法大多出现在“伪注”中。其中最常见的伎俩是:本来自己没有接触外文原始文献,或者根本就看不懂ABC,只是直接从中译本或别人的译文中抄录了老外的言论,可是不如实地标注中译本或间接的出处,却堂而皇之把外文原始文献作为参考文献大言不惭地列出。其实,引用者引文与人家译本或译文一模一样,甚至连人家的翻译错误也照抄不误。有的引用者还要耍点小手腕,把译文中无关紧要的虚词稍做改动,把个别实词用其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换,以达到自欺欺人的目的。这种伎俩的隐蔽性较强,一般人很难一眼看出破绽。但是毕竟有当事人和学术慧眼在,引用者的好梦想必也很难长久。可供参考的正确做法1、不要抄袭国内和国外对什么是抄袭也许定义不一样。在国内受到的教育是,抄了,注上就可以了。但是,在国外,这也是抄袭。我倾向于国外的定义。所以,引用另一篇文章的方法是:(1)对于观点,需要重新总结,用自己的话,适合自己文章的语言,重新在文章中描述一遍,并注释。(2)对于数字,需要准确的使用(数据的环境,条件等等),标明来源并注释。(3)对于一些经典的话,需要引用原文的,需要在文章将原文用用双引号括起来,表明是原文引用。并注明出处。我个人认为这是正确的。文章应该有自己观点和立场,每一篇论文的观点和立场应该有所不同。所以直接照抄其他论文中的原文,实际上是对论文的一种马虎的态度,并没有深刻考虑被引论文的立场和自己论文的上下文。2、引用来源我自己是学工科的,相信理科有同样的标准,文科其实也差不多。有几点倾向性的原则。(1)专业论文应该尽量引用专业来源,而不要引...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参考文献如何正确引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