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VIP免费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_第1页
1/3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_第2页
2/3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_第3页
3/3
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9r7··专题讨论·李中跃【摘要】EB病毒是人类常见的感染病毒之一,90%左右的成人曾经有EB病毒感染。原发的小儿感染可无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表现,年长儿则可以表现为典型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可以潜伏在体内成为无症状的携带者。本文主要介绍EB病毒相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其并发症。【关键词】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治疗DiagnosisandtreatmentofinfectiousmononucleosisassociatedEpstein-Ban"virusanditscomplicationsL/ZJtong-yue.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Children’FHospital,27w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03,China.【Abstract】Epstein·Barrvirus(EBV)isoneofthemostcommonviruses,prevailsamongmorethan90%oftheadultpopulationworldwide.MostprimaryinfectionsOccurduringyoungchildhoodandcausenooronlynonspecificsymptoms,whereasinfectionsduringlateadolescenceorinadultsCanresultininfectiommononucleosis.Thenthevi/'usbecomeslatentandresidesinlymphocytesintheperipheralblood,renderingtheinfectedindividualalifelongEBVcarrier.ThepurposeofthisarticleistodescribethediagnosisandU'eat-mentofinfectiousmononucleosisassociatedwithEBVinfectionanditscomplications.【Keywords】Epstein·Barrvirus;Infectiousmononucleosis;Diagnosis;Treatment自1958年Burkitt首次报道Burkitt淋巴瘤及1964年Epstein和Barr在Burkitt淋巴瘤标本的体外传代中发现EB病毒(Epstein—BaITvirus,EBV)以来,已有多种临床疾病被证实与EBV感染有关‘1l。EBV属疱疹病毒1亚科,具有嗜B细胞特性,通过病毒外膜糖蛋白gp350/220与B淋巴细胞表面补体分子C3d的受体CD21结合,并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进入被感染细胞。EBV存在复制性感染(细胞溶解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持续性感染)两种方式。EBV首先感染口咽上皮细胞并大量复制(复制性感染),病毒DNA转录并表达VCA、EA,产生成熟病毒颗粒,裂解细胞释放病毒颗粒,导致急性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蹦),机体免疫系统通过各种途径杀伤病毒,但不能完全消灭病毒的潜伏感染。EBV在原发感染后进入潜伏感染状态,潜伏在B细胞中,VCA、EA表达受抑制,主要表达EBNAI-6、LMP-1,病毒不再进行自主复制,不产生新的病毒颗粒,同时机体建立以记忆性T细胞为主的免疫监视功能,“监视”活化的病毒和清除转化的B细胞,使机体与EBV处于“和平共处”的动态平衡中,有90%以上的人EBV呈终身潜伏感染。潜伏在B细胞内的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0.02.001作者单位:310003杭州,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病毒严格限制自身抗原基因的表达而逃避免疫清除[2】。个别情况下,处于潜伏感染状态下的EBV可被再次激活并且大量复制,机体再次进人病理状态,称为CAEBV【3J。人群对EBV普遍易感,不同的免疫状态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本文主要介绍EBV相关IM及其并发症情况。1原发EBV感染及mEBV原发感染可以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以网状内皮系统病变为主,包括肝、脾、淋巴结、肾、心脏、肺、骨髓、脑等,临床大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与其他病毒急性感染难以区分,甚至在其他疾病的检查中无意发现,或者以并发症的疾病形式被诊断。但在少数个体,特别是青少年,可以发展为典型的IM。笔者曾对本院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收治的190例EBV感染患儿的首发症状、疾病诊断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90例上述系统均有累及,引起不同类型疾病表现,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40.5%),其次为IM(17.9%)、川崎病(6.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5.8%)、病毒性心肌炎(2.6%)、病毒性脑炎(2.6%)、噬血细胞综合征(1.6%)、类风湿关节炎(1.0%)、急性淋巴结炎(1.O%)、面神经炎(1.O%)、Evans综合征(O.5%)、系统性红斑狼疮(0.5%)、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0.5%)等p。。M是一种自限性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临床上万方数据·98·以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及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隐性感染者和患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治及常见并发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