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九、完善法律文书送达制度《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适用民事诉讼法,对其他文书的送达方式未作规定,造成无法可依。民事诉讼法规定送达法律文书的程序比较繁琐,完全适用该法规定不利于行政处罚案件的高效办理。实践中也经常发生当事人故意躲避文书送达而影响行政处罚的正常实施。行政处罚案件要高效办理,注重效率、兼顾公平,建议《行政处罚法》吸收法院对法律文书送达改革的有益经验,对行政处罚过程中的法律文书送达的程序和要求作专门规定,防止行政相对人拒不配合案件调查而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十、明确加处罚款的起算时间和执行要求从《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看,加处罚款是一种执行罚,目的是促使当事人按要求缴纳罚款。实践中对加处罚款的起算日期有不同的作法。有观点认为,行政处罚决定一经作出即具有执行力,即使当事人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不能停止执行。因此,行政处罚决定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而未缴纳罚款的,就要加处罚款。另一种观点认为,当事人在行政救济期限届满之后未缴纳罚款的才开始缴纳罚款。两种观点都被不同的法院采纳,在实践中造成一些困惑,《行政强制法》也未作出相应规定。另外,当事人未缴纳加处的罚款,行政机关是否可以在申请人民法院执行行政决定时一并执行,《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强制法》未作明确规定,法院也有截然不同的观点。建议《行政处罚法》明确加处罚款的起算时间和执行要求。十一、细化没收非法财物的处理规定《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除应当销毁的物品外,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明确了销毁、拍卖和其他方式三种处理方式。实践中,按照《拍卖法》进行拍卖成本高、手续繁杂,其他方式不明确,而需要销毁的物品因为无销毁场地、垃圾处理中心收费较高致使应当销毁的物品无法处理。建议国资部门成立没收物品处理机构,在市或者县范围内所有行政机关没收的物品交由其统一处理,最大化利用没收物品。浙江省基层法院试水网上拍卖涉诉资产,成本低廉、手续简洁、公正廉洁、效果明显,取得初步成效,可以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推广网上拍卖做法。责任编辑:邢淼民营经济是宁波乃至浙江经济的显著特征、突出优势和主体力量。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际国内复杂严峻的宏观形势,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转型升级的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本文以当前宁波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例,对其发展优势、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以及如何在转型升级中破题解难,谈几点认识和建议。一、民营经济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民营经济生于市场、长于市场,是最富生机活力的经济细胞,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伟大成果。宁波的民营经济从萌芽起步,到发展壮大,再到快速提升,当前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宁波民营经济发展为例宁波市工商局局长顾文俊服务发展522013-1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成为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的最大来源。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宁波的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70%的GDP、76%的税收、54%的出口,提供了87%的社会就业。可以说,民营经济的发轫、发展和转型,造就了宁波改革发展实践的诸多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民营经济的抢前争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市场活力的激发,造就了宁波的市场机制优势从宁波改革发展的历程来看,无论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还是国有集体企业改制的率先推进;无论是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还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许多领域的改革都发轫于民营企业、起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对市场反应快速、灵敏,是市场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和“驱动器”。通过民营经济的迅速壮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市场活力,形成了宁波经济发展制度的竞争优势。这种制度上的竞争优势,反过来促进了宁波的民营经济走上发展的快速道。到2011年底,宁波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47.2万家,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