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中医药2009年11月第2卷第6期Glob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ovember2009,Vo1.2,No.6代赭石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概述康莲薇熊南燕韩勤业【关键词】化学成分;临床应用;概述【中图分类号】R28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锦号】1674—1749(2009)06-0451-031代赭石的化学成分代赭石是一种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O),是常用中药。性寒,味苦;归肝、心经。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的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煅赭石有收敛止血,补血之功效,临床用于咯血,衄血和崩漏下血,缺铁性贫血J。中国药典2005年版赭石项下,对其性状描述为:“一面多有圆型的突起,习称‘丁头’,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因其沉积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和周围生态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聚集态,药典据其表观性状分为鲡状、豆状和肾状三种不同的性状。三种不同性状的赭石具有不同的物理表观特征,但其共同点是体重、质坚硬而脆J。有研究表明代赭石不仅含有丰富的铁(铁含量在60%以上),还含有十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J。是很好的补铁剂,具有促进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新生,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平衡的作用。同时各种微量元素的协同作用,不但可以促进铁的吸收,而且可以提高铁在体内的利用率,兴奋肠道、增强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镇静中枢神经、镇吐催眠、镇痛止咳等J。代赭石主要化学成分是氧化铁(Fe0),用氧化一还原滴定法,比色法j,分光光度法J,色谱法测得其铁含量。结果显示其上有“丁头”、色如鸡冠者含铁量均在60%以上,无“丁头”或“钉头不明显者含铁量为53.63%一57.25%(4J。由此表明,古代本草记载赭石上有“丁头”、色如鸡冠者良的论点,与现代科学分析的结果是一致。赭石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赤铁矿,赤铁矿含量均在55%以上。赭石除主要成分外,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据相关报道有“钉头”的赭石含有24种微量元素,无“钉头”的赭石与前者基本相同,但缺锡(Sn),而含有氧化钾(KO)及钴(co)。四川赭石含有3O种微量元素,除与“钉头”赭石相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厅2006年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6109)作者单位:056001邯郸,河北工程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康莲薇、韩勤业),药理教研室(熊南燕)作者简介:康莲薇(1965-),女,理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药成分分析。E—mail:kanglianwei@126.eom451·学术争鸣·同者外,尚含氧化钾(KO),钴(co)、铌(Nh)、铋(Bi)、锑(Sb)及硅(Si),其中硅含量最高:另外,铝(AI).铅(Pb)、砷(As)、钛(Ti)的含量比“钉头”赭石高至二倍或二倍以上。人体不可缺少的14种微量元素,赭石含有10种。综观赭石的诸多应用,笔者认为赭石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疗效的发挥和体现都是建立在赭石中富含丰富的铁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基础上。2代赭石的中医临床应用2.1降逆,止呕、治呃逆赭石重坠之力可开结胸、治膈食、降逆气、通燥结、息风止痉,配伍得当,均获良效引。生赭石常与半夏生姜同用,能够起到降胃的逆气,治疗呕吐的作用。赭石、柿蒂、竹茹,伴以蜂蜜和鸡蛋,可治疗呃逆⋯。张锡纯谓“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果崇华等应用重剂代赭石治疗因胃气不降而致的吐衄、呕吐等症,疗效甚佳。值得注意的是,因其性味苦寒,对于脾胃虚寒型呕吐,须以附子、干姜、吴茱萸等伍之,且中病即止,不可久用。而对于气虚者,佐以人参、党参等品适量,效果更佳⋯。2.2降肺气、宣肺、肃肺,治喘息、气急赭石质重坠降肺胃虚逆之气,并可引补药下行,挽回欲脱之元气,落转丹田,使之肾有所纳摄而喘自平。《衷中参西录·虚劳喘门》云:惟重用赭石以引之下,转能纳气归。肾,导引肺气归肾。”鲁兆麟等临床用代赭石以治喘,并获佳效。用人参与代赭石相伍,纳气归原,治疗肾不纳气之虚喘。生赭石还常与苏子、杏仁、桑白皮同用,降肺的逆气,治疗喘息和呼吸困难;常与人参、山药等药同用,治疗因肺气、肾气虚弱而引起的咳嗽、喘息、呼吸短促、神情疲倦,若配以定喘汤可治疗哮喘和百日咳。2.3化痰宣窍、坠痰涎,疗痫症赭石具有豁痰降气、苦寒清热泻火,质重具有镇逆熄风的功效。《衷中参西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