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VIP免费

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1页
1/10
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2页
2/10
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_第3页
3/10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认识比的重要性,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比”字,你认识的“比”有哪些?生:比胖瘦。生:比大小。生:足球赛中的5比3。师:为了更好地认识“比”,我请教了词典,它告诉我“比”字的4项意思(1)比较量的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2)能够相匹;(3)表示竞赛双方胜负的对比;(4)表示两个数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第1项意思,刚才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数学中比的例子;第2项意思一般在语文中用的比较多,如:今非昔比、无与伦比等;第3项意思是生活中的比。今日我们一起来讨论“比”的第4项意思(全班轻声齐读)。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情景一)投影出示淘气的相片。师:这是我们熟悉的小伙伴——淘气。智慧老爷爷帮他制作了一些相片。同学们认真观赏图片,看看哪几张和图A比较像?为什么?预设生:图B、图D和图A比较像。师;那谁能说说图C和图E为什么与图A不像呢?预设生:图C变矮变胖了,图E变长变瘦了。师:那图B和图D为什么会像?它们之间有什么秘密?会和什么有关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出示课本探究活动的图)师:为了更好的弄清这些图片为什么像又为什么不像?老师把这些图片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师:长方形的大小与谁有关?预设生: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对,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直接推断出像与不像,现在能不能通过算式来讨论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到底有什么关系,使得这些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师:这张图中的方格每一格的长是1厘米,完成下面的做一做。(出示幻灯片)2、做一做(1).数一数,在方格图中数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并填在书上。(2).算一算,填一填图形长宽长是宽的几倍长方形A长方形B长方形D思考:长方形D的长是A的长的几倍?D的宽又是A的宽几倍?长方形B的长是A的长的几分之几?B的宽又是A的宽几分之几?学生口述,老师板书:6÷4=1.53÷2=1.512÷8=1.5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预设生:它们的长都是宽的1.5倍。3.议一议,你能发现图片中像与不像的秘密吗?学生计算、观察、讨论,老师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加以指导。学生汇报讨论成果: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通过刚才的讨论你能说说这些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吗?师生共同总结:我们将不变形的图A、B、D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发现长和宽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图形的大小变化了,但不变形。师:根据上面的计算和发现,因此小明把图A、B、D分为一类是正确的!二、自主学习,感知“比”1、师:学到这,关于比,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学生回答略)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学课本第69页的认一认。2、反馈讲评: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1)学生自学。(2)小组沟通。(3)集体沟通。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比值常用分数表示,也可用小数、整数表示。3、讨论:你觉得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师生共同总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值是一个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比值是怎么求出来的?生:前项除以后项。4、口答:说说以下比的各部分名称并求出比值:20︰10=3︰9=0.5︰1=5、练习(1)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有老师128人,学生3680人,老师与学生人数的比是()。(2)实验小学为8名特困生捐款1500元,捐款总数与获赠特困生的人数的比是()。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2.你能说一个用3:4表示的情境吗?师:你知道吗?其实,人身上还有很多有趣的比,例如——出示:人的体重与血液之比大约是13:1,身高和脚长之比大约为7:1.师:看到这两个比,你又知道了哪些信息呢?(生回答略)师:想一想,这些比会有什么用途呢?3、推断: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假如你是警察,也常用到这些知识,请看——出示:一个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案,经过侦查,警方在案发现场收集到了罪犯的脚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六年级《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