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安全知识“四不准,一处理”制度宰杀食用病畜肉会导致人畜共患病的传播,广大群众要提高对动物疫情危害的认识,养成“四不准,一处理”(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病死畜禽及其产品和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良好习惯,特别是发现养殖的动物突然死亡或患突发疫病时形成及时向兽医部门报告的意识,从根源上遏制疫情的扩散。为了使广大群众能够买到放心肉,现将如何辨别市场上常见畜产品质量优劣的方法做简单介绍。猪肉质量鉴别方法猪肉是农产品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来源,猪肉的品质与安全直接涉及人类健康与安全,如何鉴别猪肉的质量。新鲜肉:脂肪洁白,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外表微干或微湿润。用手指压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复,弹性好,且有鲜猪肉特有的正常气味。不太新鲜肉:脂肪缺少应有的光泽,肌肉颜色稍暗,外表干燥或有些发黏。新切面湿润,指压后的凹陷不能立即恢复,弹性差,稍有氨味或酸味。母猪肉:一般胴体较大,皮糙、肉厚,肌肉纤维粗,横切面颗粒大。经产母猪皮较厚,皮下脂肪少、瘦肉多,骨骼硬而脆,乳腺发达,腹部肌肉结缔组织多,切割时韧性大。注水肉:这种肉由于含有多余的水分,致使肌肉色泽变淡或呈淡灰红色,有的偏黄,显得肿胀。从肉的切面上看,可发现湿漉漉的。销售注水肉的肉案子上是湿的,严重的有积水,可见肉贩随时用抹布在擦拭。注水的冻猪瘦肉卷,透过塑料薄膜可以看到里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红色血冰。砍开后可见有碎冰块和冰渣溅出,肌肉解冻后还会有许多渗出的血水。价格便宜的猪肉卷,多半是做分割肉的下脚料,常混有病变废弃物,购买时要当心。变质肉:脂肪偏灰黄甚至发绿,肌肉暗红。肉的切面湿润,弹性基本消失,有腐败气味。冬季气温低,嗅不到气味,通过加热或煮沸,变质的腐败气味就会散发出来。死猪肉:周身瘀血呈紫红色,脂肪灰红,肌血暗红。血管中充满着黑红色的凝固血液,切开后腿内部的大血管可以挤出黑红色的血栓。剥开板油,可见腹膜上有黑紫色的毛细血管网猪囊虫肉:它是有钩绦虫的幼虫,寄生在猪的瘦肉里,呈囊泡状。肉眼观察有小米粒儿大到豌豆大不等的囊泡,其中有一个白色的头节,就像石榴籽一样,有时也见于心脏上。吃囊肉会使人得绦虫病,如果间接吃下虫卵,也会得囊虫病,后果严重!猪瘟病肉:病猪周身皮肤,包括头和四肢皮肤上都有大小不一的鲜红色出血点,肌肉和脂肪也有小点出血。全身淋巴结(俗称“肉枣”)呈紫色,肾脏贫血色淡,可见出血点。个别肉贩常将猪瘟病肉先用清水泡上一夜,第二天再上市销售。这种肉外表显得特别白,虽然表面上看不见有出血点,但将肉切开后从断面上看,脂肪、肌肉中的出血点依然明显。病死猪肉鉴别方法一、鉴别方法1、看表皮。健康猪肉表皮无任何斑痕;病死猪肉表皮上常有紫色出血斑点,甚至出现暗红色弥漫性出血,也有的会出现红色或黄色隆起疹块。2、看脂肪。健康猪的脂肪呈白色或乳白色;病死猪肉的脂肪呈红色、黄色或绿色等异常色泽。3、看肌肉。健康猪的瘦肉一般为红色或淡红色,光泽鲜艳,很少有液体流出;病死猪肉颜色发红发紫,无光泽,挤压时有暗红色的血汁渗出。4、看弹性。好猪肉有弹性;病死猪肉无弹性。5、看淋巴结。病死猪肉的淋巴结是肿大的,其脂肪为浅玫瑰色或红色,肌肉为墨红色,1肉切面上的血管可挤出暗红色的淤血。而质量合格的猪肉的淋巴结大小正常,肉切面呈鲜灰色或淡黄色。6、闻气味。好猪肉无异味;病死猪肉有血腥味、腐臭味及其他异味二、危害病死猪肉存在三大危害:生物性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危害、药物残留危害。1、病死猪肉潜伏多种病原微生物,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原,人接触后易引起发病,甚至死亡。2、病原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一些毒素和害物质,即使熟制后也无法破坏,食用后易对身体造成危害。3、病死猪在死前一般都使用过大量的药物治疗,病死猪肉中药物残留十分严重。4、病死猪肉的脂肪、蛋白质等易腐败变质转化为对人体不利的物质。5、为去除病死猪异味,不法商常用违禁化学药品浸泡,而且食用违禁化学药品浸泡过的肉品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诱发癌症。6、病死猪肉流通过程中易造成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