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要点5篇第一篇2014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是我县实验开局、改革突破、作风提升之年和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服务年”,也是“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全县交通运输系统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要牢牢把握县委“三个年”、“三个升级版”的新要求,为“三个五”战略实施、“美丽”实验区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一、理清思路,抓好法制宣传工作1.明确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关于普法工作的新目标、新要求,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推动交通运输系统“六五”普法规划目标任务全面落实。2.突出重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总方略,进一步强化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系统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3.围绕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和本局的中心工作,大力学习宣传交通运输法律法规与促进行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加强行业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增强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为推动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二、加强领导,推动普法事业发展4.强化领导。严格遵照上级要求及时开展组织机构的调整和建设。明确普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项职责,健全普法教育依法治理领导体制和齐抓共管工作机制。5.完善考核。将普法教育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考核目标,发挥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建立健全科学、量化、客观的普法教育依法治理绩效评估体系。第1页共15页强化局机关、局系统各单位的普法责任,使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6.注重协调。各单位内部建立定期会议制度,确保每年召开2次以上普法工作会议,年初谋划工作思路,进行任务部署,年终进行普法工作总结、评估、分析。7.落实保障。加强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保障,根据单位实际工作需要,加大普法经费投入,确保达到“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标准,但又要注意节俭办事。三、优化创新,健全普法宣传机制8.发动力量。加强交通运输行业普法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普法讲师团成员、志愿者队伍力量和普法社会参与度。推动行业普法理论研究。9.整合资源。坚持“依托社会、服务社会、资源共享”的原则,收集行业普法工作中形成的图书、音像资料、文创作品等普法资料,建立行业普法资料库。建立健全普法资料收集、管理、更新、应用、共享机制,提高普法资料的利用率。10.强化责任。各单位要承担开展公益性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责任。继续发挥传统媒体主渠道作用,依托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媒体大力宣传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行业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社会治理、加强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借助普法网站、论坛、qq群、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宣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激发社会正能量,实现普法工作网络化、电子化、信息化。11.营造氛围。以“美丽实验区”建设和“全县景区化”建设为契机,促进交通法治文化与各类本土文化的有机融合。依托学校、公园、广场、工地等公共场所,广泛开展交通法治文化展览等活动,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四、夯实基础,发挥普法服务作用12.服务“三改一拆”。根据《县“三改一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配合县政府相关部门和乡镇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大力开展美丽公路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和城乡面貌。第2页共15页13.服务“五水共治”。根据《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五水共治”的实施意见》决策部署,围绕推进“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保饮水、抓节水”等五大举措,配合打造千岛湖特色“五水共治”新模式、新品牌、新亮点,不断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14.服务“无违建县”创建。根据《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无违建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决策部署,围绕“新增违建零发生、遗留违建零保留”的要求和“属地负责、拆用结合、群众参与、分步推进”的原则,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