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孩子相互赠送礼物我家有儿初长成我的儿子上个月刚过了他12岁的生日。生日那天,他请了四个要好的同学。几个同学送的礼物全是书,只不过类型不同。吃饭的时候,5个小家伙要了一个包间,自己点菜,点每个人最喜欢吃的菜。并且不准其他客人跟他们坐在一起,就他们5人坐了一桌。吃完饭后,儿子向我要了五十元钱,说是要带同学们去公园里划船。生日过后,我跟儿子聊了聊“送礼物”的话题。儿子说,他只是在过生日的时候给自己要好的朋友送礼物,其他节日也没想过互相送礼。过生日送礼的目的也只是想让朋友高兴。再说了,大家都送你不送,丢面子。礼物不外是吊坠、书、玩具等,价格也都控制在20元左右。买礼物的钱,一半是用平时攒下的零花钱,另一半找大人支援。平心而论,儿子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不乱花钱,有好吃的东西让大人先吃,也时常做些扫地、收衣服、择菜的家务。每个星期给他5元零花钱,他总能剩下一元、二元来积攒着。儿子在家里话不多,性格有点内向,我总担心他在人际交往上有困难。所以看到他跟同学间的礼尚往来时,心里还是比较高兴的。最关键的是,儿子也认识到了“不能让送礼成为自己的负担,要量力而行,不攀比。”今天上午,儿子在电脑前看“一周立波秀”,我问他:“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他说:“不知道。”这个答案虽在意料之中,但心里还是有些失落。世上从来都是父母记得子女的生日,又有多少子女能记得住父母的生日呢?这只能说明自己的家庭教育没有做好。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是在意自己的快乐还是在感激父母的养育?是想得到礼物还是想到生命的珍贵?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现象的出现是必然的,但与孩子无关。有社会学人士建议: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和学校一定要正确引导。如果一定要用礼物来表达心意,那么在赠送礼物时要记住五点:一是送关心;二是送兴趣;三是送鼓励;四是送启发;五是送知识。生日的意义应该是要孩子明白,你又长大一岁了,要比去年更懂事才行。一个有意义的生日,远比那么多的物质来得更记忆深刻,比如和福利院的孩子结对,一起过生日;去养老院陪老人说说话,给老人读读报等。一味用物质手段,只会让孩子的人际交往变得更加世故,缺少了人情味。要让孩子懂得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应该在这一天为妈妈做点事情,让他们学会用感恩的心来感谢妈妈给予生命,而不是一家大小围着孩子转。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感恩,让孩子在生日那天多为家里作贡献,比如打扫卫生、叠衣服等。在给孩子过生日的同时,也应该教会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我觉得这些话很有道理,也准备按照这样的建议来引导儿子。详细通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张家集镇张咀小学邮编:441112姓名:孟琳手机:15271089410邮箱:16589082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