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般禅修入门及佛经集要安般禅法要略静坐养生之道佛法修证初阶止观禅定心要2015/10/01版本文档包括三部分内容:1.郭沫若、蒋维乔、饶宗颐、章乃器、钱穆、曾国藩、袁了凡名人静坐养生事例。2.依据蒋维乔《因是子静坐法》、徐恒志《静坐入门》、天台智者大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袁了凡《静坐要诀》整理简化的静坐禅修入门知识。3.佛教安那般那法门经典集要,包括《杂阿含经》、《增壹阿含经》、《俱舍论》、《五事毗婆沙论》、《阿毗昙甘露味论》、《顺正理论》、《大智度论》、《大方等大集经》、《法观经》、《思惟要略法》、《坐禅三昧法门经》、《成实论》、《大毗婆沙论》、《释禅波罗密》、《出曜经》、《善见毗婆沙律》、《楞严经》、《修行本起经》、《太子瑞应本起经》、《大安般守意经》、《修行道地经》、《瑜伽师地论》、《达摩多罗禅经》、《杂阿毗昙心论》、《阿毗达磨藏显宗论》、《解脱道论》、《大般涅槃经》、《菩提道次第广论》、《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法经》、《中阿含经》、《清净道论》、《本事经》、《戒因缘经》、《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大集须弥藏经》中关于安般出入息禅修的部分。古颂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宝塔毕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真心直说》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静坐养生实例之一:郭沫若据郭沫若著的《文艺论集》中的《王阳明礼赞》一文记载:“在一高(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一年毕业之后,我竟得了剧度的神经衰弱症,心悸亢进,缓步徐行时,胸部也震荡作痛,几乎不能容忍,睡眠不安,一夜只能睡三四小时,睡中犹始终为恶梦所苦。记忆力几乎全部消失了,读书读到第二页已忘了前页,甚至读到第二行已忘记了前行。头脑昏聩不堪,炽灼得如像火炉一样,屡屡想自杀。”后来郭沫若偶然买了本《王文成公(阳明)全集》,读到王阳明以“静坐”养病的方法后,开始试学。“每天清晨起来静坐30分钟,每晚临睡时也静坐30分钟……不及两个礼拜功夫,我的睡眠时间延长了,梦也减少了,心悸也渐渐平复,竟能骑马竟漕了。这是在我身体上显著的功效。而在我的精神上更使我彻悟了一个奇异的世界……”“静坐于修养上是真有功效,我很赞成朋友们静坐。”郭沫若(1892-1978),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曾任中国文联主席,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郭沫若的静坐法则(儒家)(1)呼吸——吸长而缓,呼长而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2)姿势——端坐,头部直对前面,眼微闭,唇微闭,牙关不相接,不可紧咬;含胸拔背,腰部前塌,两手置于大腿,两膝不并,可离开八、九寸。(3)精神——注意点宜在脐下,脑中宜无念无想。(4)时间——以食后一时为宜,至少30分钟。地点不论,在办公室也可,在电车也可,随处都可以进行。(郭沫若文,摘自《体育报》1982年12月27日)静坐养生实例之二:蒋维乔“这个方法,对于治病防病的功效是说不尽的。大凡慢性的内症,药物所不能治疗的,此法可能奏效。如今不说空话,举出实例:如我本人,少年患严重的肺病,没有方药可以医治,就用这法,根本治好。我在1914年写成“因是子静坐法”,出版以后,销行数十万册,其中直接间接依照我的方法治好痼疾的人;不知有多少,大概我都不认识他们,然而与我通信讨论的人极多,可异从前因为俗务繁忙,不能把问答的信件一一录下,甚觉可惜。”“余之研究静坐术,始于十七岁时,最初亦不之深信,以怵于病而为之。”“然余素性,事事喜实践,亦以为静坐者,不过节啬精神,不妄耗费,藉以却病已耳。古人所谓培养丹田,头开通三关之说,亦未之深信。及吾身经三次震动,果有其事,乃知世界真理无穷,吾人智力所不能解者正多,古人之言,殆未可全以为妄也。”蒋维乔(1873~1958),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曾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上海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著有《因是子静坐法》正、续编,《中国佛教史》《佛法概论》,《中国近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