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基础知识一、血脂二、高脂血症三、心脑血管病理一、血脂血液血细胞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晶体物质溶液脂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磷脂(一)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RBC)1、正常范围男:500万/立方毫米女:420万/立方毫米2、功能(1)输送氧气(2)运走二氧化碳(3)缓冲作用※白细胞(WBC)1、正常范围4000~10000/立方毫米2、功能(1)防卫功能(2)吞噬功能(3)免疫功能※血小板(B-P)1、正常范围10万~30万/立方毫米2、功能(1)止血(2)促进凝血血浆的组成1、血浆的主要成分(1)晶体物质溶液主要是钠、钾、钙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不同的晶体物质对人体的作用是不同的,它们都是人体所必须的。(2)脂类物质※胆固醇1、正常范围2.8~5.7毫摩尔/升2、生理功能(1)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流动性起关键作用。(2)是合成类固醇激素和胆酸的重要原料。3、病理意义血清胆固醇过高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甘油三酯1、正常范围0.23~1.8毫摩尔/升2、生理功能(1)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包括能量的产生与贮存)(2)形成的脂肪组织对重要器官起到保护作用,以免外力损伤。3、病理意义甘油三酯过高,可以造成动脉壁损伤,诱发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二)血脂食物中的脂类体内合成的脂类脂库动员释放(饥饿)去路氧化供能脂库储存构成生物膜转变为其它(VitD3)来源1、血脂的定义血脂是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2、血脂的来源与去路3、血浆脂蛋白(1)脂蛋白定义血浆的脂质与特殊蛋白质结合而成的球状巨分子混合物。(2)脂蛋白构成脂蛋白核心——不溶于水的物质外壳——单层分子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胆固醇磷脂载脂蛋白(3)脂蛋白的分类A、分类依据脂蛋白中脂类和蛋白质的组成B、具体分类※高密度脂蛋白(HDL)功能是血管的保护因子。将周围组织中及血管壁上的胆固醇提取出来,运回肝脏并分解排除掉。抑制胆固醇及脂类在血管壁上沉积。血液中HDL浓度与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程度成反比。※低密度脂蛋白(LDL)功能将在肝脏和肠中的胆固醇通过血液运送到周围组织,并将多余的胆固醇存放在血管壁。血液中的LDL的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程度成正比。※乳糜微粒(CM)功能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到身体组织器官。※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功能将在肝脏中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运输到周围组织及器官。(通过在肝脏中转变成LDL实现功能)二、高脂血症1、定义当血液中脂质代谢失调,血液中总胆固醇或甘油三酯异常增高时,就称为高脂血症。2、正常值胆固醇:2.8~5.7毫摩尔/升甘油三酯:0.23~1.7毫摩尔/升3、引起高脂血症的原因(1)年龄。35岁以后,人体开始衰老,导致DHA、EPA缺乏,但发病人群常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上病情进展快(2)性别一般男性居多,雌激素可以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但绝经后就不具备这种优势。(3)遗传因素低密度脂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其在血液中的水平极度升高,机会增加为5:1。(4)饮食不规则暴饮暴食、高热量饮食:高糖、盐、动物脂肪,缺乏纤维素。(5)吸烟酗酒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一氧化碳浓度高,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HDL下降。(6)工作压力大如:精神紧张、压抑,过度疲劳。4、高脂血症的分类(1)高胆固醇血症(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引起)血中总胆固醇超过5.7毫摩尔/升,可诊断为高脂血症介于5.2毫摩尔/升和5.7毫摩尔/升的为边缘性或临界性升高,也属不正常。(2)高甘油三酯血症(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引起)血浆甘油三酯超过1.7毫摩尔/升。(3)混合型高脂血症(遗传、饮食或其他疾病引起)血中总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同时升高。5、高脂血症检查注意事项:(1)禁食前一天晚9点~次日早9点之间不要进食。空腹12小时后辰间取血。(2)忌用高脂饮食及饮酒饮酒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3)忌过分饥饿过分饥饿会引起脂肪总动员,甘油三酯升高。(4)生理状态稳定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塞、妇女月经、妊娠等都有可能引起血脂的变化。6、高脂血症引发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包括脑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硬化、四肢动脉硬化、肾小动脉硬化还有眼底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