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课型自学互学展示课学习目标1.划分朗读的节奏,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2.理解诗歌大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把握诗歌的写作技巧重点难点目标2、3环节预设学习内容学法指导一、课前预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花落尽子()啼,闻()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直到夜()西。1.在上面括号内填写生字(用红色笔)2.相关资料:本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也是璀灿的群星之一,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文学常识(填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我国代伟大的主义诗人,字,号,3.给这首诗划分节奏(用单竖线在原诗上划),大声朗读,读准节奏。4.解释词语:左迁:杨花:子规:五溪:二、互学展示:讨论一下每句诗的大意: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结合语文书课下注释结合语文书课下注释随风直到夜郎西。三、合作探究:1.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2.概括主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3.古人论诗:“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杨花在旧体诗中象征离散漂泊,本诗首句写“杨花”既点明时令:季节,又渲染了一种的气氛。4.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赏修辞)5.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修辞)四、巩固练习:按要求默写: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五.拓展延伸:六.课后反思:主旨要结合背景资料:景物描写的作用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反复根据理解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