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4、你从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3、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4、这首诗描写暮春景色,叙述好友被贬之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关切同情,以及因朋友远去偏僻之地而产生的深深的担忧之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这首诗开头一句写景除了点明时令外还有什么作用?•2、首句有哪些意象?•3、最后两句运用了___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__。•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偏远?•5、给这首诗写一个赏析短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参考答案】•1、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2、杨花;子归鸟•3、想象(拟人);同情、思念、关怀。•4、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全诗赏析•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飘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爱情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直到夜郎西,想象惊人,气概超逸,气势灵动,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艺术个性。(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征,李白内心的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和深深的思念托付给明月,带给远隔千里的天涯沦落人,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