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困生学习负担本文所指的学困生: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或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致困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我们只要找到主要原因,(1)学习缺乏自信心,心理素质差。(2)课堂听讲效果差,参与不得法。(3)作业态度不端正,依赖性强。课改倡导关注过程、尊重差异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因此,寻找课堂教学改革的生长点,实现现代的课堂教学观,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就是要“聚焦课堂”。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树立科学的效益观,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最大化地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一、巧用评价机制,使学困生重拾自信参与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权利。学困生通过参与教学,可以减轻心理障碍造成的不利影响,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让学困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调动其他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困生的参与,来促进学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从学习兴趣入手采用了“自信罐”的调动方法。在班里摆放了一个小小的“自信罐”,(自信罐仅仅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罐子,它并不起眼,但作用却很大。里面有许多印有“发言好”三个字的小奖票,孩子们发言一次就能领一张。发言好的能领两张甚至三张。满十张就能换一颗小星星。)利用“自信罐”调动学困生主动参与的力度。1.课堂提问时,鼓励学困生不怕出错。利用发小票这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发言。那些简单的问题,留给学困生来回答,增强学困生学好数学自信心。即使他们:“发言错了也没有关系,告诉他们因为你思考了,即使是错误答案,也能留给大家更多的思维空间。这是一件好事,其他同学在纠正你的错误的通时还培养了听说能力。”这样排除了学困生发言的后顾之忧,发言成了同学们课堂上的需要。2.课堂练习时,让做得快的同学当小老师。在课堂练习时,让做得快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判。教师可以留下时间给那些学困生进行指导。如果学困生做得很好,可以把一些当小老师的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在给同学判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3.讲完新知识后,留给学困生质疑的时间。课堂上我总是要留一些时间让学生质疑。你还有哪个知识不会,哪个例题不懂,哪个习题需要老师再讲一讲。只要学生提出来,老师就要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解,直到彻底明白为止。学困生提出的质疑同样算在发言中,孩子们知道数学学习就是要不懂就问,不能不懂装懂。我们每天的学习都是轻松明白的。二、巧用教师的教学智慧,让学困生学起来轻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改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学习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通过教师的教学智慧,让学困生学起来轻松是一个重要课题。从学困生的角度研究教材,研究知识点,备好每一节数学课,老师虽然累一些,但是学生学起来非常轻松。教师的累就体现在教师要从学困生的角度备课,考虑如果是学困生怎样才能学会,怎样才能很到的参与研究。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运用教育智慧,在课堂上提高最大的实效性。1.在计算教学中采用“让数开口说话”的数学学习方法。小学阶段50%的内容都是计算教学,计算题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但是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能否清楚地表达出来,并且算理的表达要求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符合逻辑关系。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经常有一些计算方法或者运算定律,方法总结起来非常繁琐,孩子们记起来困难,一些错误反复出现。学困生学不会头疼,老师教不会着急。在新一轮课改教学中,我不断尝试新方法,总结出了一种非常行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