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辛亥革命与孙中山”主题演讲稿:中山路,中华民族的革命路各位评委老师、各位参赛选手:这地上本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漫步在中山路,望着人群熙熙攘攘,车如流水马如龙,一片富庶祥和之景。大家都知道,今日的祖国,是建立在民主革命之上,民主革命的先驱,就是与这条路同名的孙中山先生。假如没有他,也许今日的中国已经被瓜分,沦为殖民地。所以,人民用天天都要走的路来纪念他,这正如先生当初一样,创立革命道路,然后由一批仁人志士继承发扬最终成为人民的道路。先生有他自己理想的路,并为之奋斗。少年时,为了强健国民,他决定学医,做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他医术高超,曾为穷人免费治疗,“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但是,先生看到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了解到必须先医国,救人靠医术,救国需革命。先生毅然弃医从戎,开始了革命这条路。从镇南关起义到钦州枪声,从河口硝烟到黄花冈烽火,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主革命未曾停止;最终武昌定江山。这就是先生所开辟的路,为了祖国,民族统一而斗争、革命的,反封建与殖民的路,这条路,虽然有袁世凯般一只两只拦路虎临时受阻,但随着二次革命,护国运动,这条路一直在延伸继续走在不同的但又有相同信念的人的脚下,这条路不断被踏出、踏平。荆棘丛生,石砾遍布也成了路,这不是先生一个人的路,这是所有革命者,用前赴后继的毅力与不畏牺牲的勇气加上信任历史定会改变的豪气所走出的,通往新中国的路。“其实这地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过去如此,现在不也如此吗?今日的生活,便是顺着“中山路”一直走来的“解放路”、“建国路”,正在踏出的是“进展路”、“统一路”,将来一定会走上“富强路”、“复兴路”。我们作为下一批的行路人,不应该有所领悟吗?还是只在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抑或干脆崇洋媚外,“哈韩”,“哈日”?时代在呼唤,征途上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怎能踟躇不行?历史真的只是历史吗?我们现在所走的路又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其实,什么也不要想,我们已经在路上了不管是齐步,正步还是八字步,我们在这条路上无法停步这是前人的路,也是我们的路;这是从历史传来的路,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是将一直延伸成为历史的路,我们的确是在路上的。回想一下,先生的路,既不是“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也不是三民主义发扬光大。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是不会因片面的利益而损害国家的利益,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会敬佩他,才会有如此多的中山路……时钟的指针不停飞转,夜晚的中山路灯火通明,人群有增无减,夜色中的路,一直通向那灯火阑珊处。远处,似乎有“振兴中华”传来,路上人们不断地远行,远行,最终到达何方?不是“乌托邦”,不是空想,是科学的,和谐的社会。先生的精神不因他的逝去而里我们远去,而将会因他的存在而使历史改变,震撼世人,“三民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亦可,只要为民而生,就会被人民记住。“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为不愿少数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我,已经在中山路上了,不要让我踽踽独行,我们,一同踏上这条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