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三年级语文《卢沟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卢沟桥》原文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京八景之一。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从此,我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历史,悼念先烈。【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卢沟桥》教案第一课时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1、揭示课题,板书:26卢沟桥2、展示、沟通: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沟通记住字形的好办法;(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沟通: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四、读词写字1、读生字(词)卡片;2、沟通学习生字的方法;3、老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检”“皇”“馆”等字。五、布置作业1、完成书写练习;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抵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2、小组沟通讨论,形成答案。3、全班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1、细读思考:(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3)这一段(第二自然段)段首的一句“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与后面讲的内容有什么联系?2、沟通、品读(1)写卢沟桥设计科学,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和举例说明的方法,体现了卢沟桥气魄的雄伟,设计的合理科学;(2)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这一排比句写出了狮子形态之多之美,排比句后的“……”号,又说明了狮子的姿态远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很多,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不愧是“美的奇观”。(3)“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概括了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是这句话的具体说明,它们是总分关系。四、感情朗读,指导背诵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根据课后“指南针”中的提示,收集有关“七七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变”的资料。【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卢沟桥》教学反思这是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主体课文,介绍了北京城外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科学的设计,美观的造型及其历史意义,是一篇说明文。为了避开说明文教学中的枯燥,乏味,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情境,2024年的北京将是世界的焦点,会迎来五湖四海的宾朋,他们在参加奥运会的同时,也会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