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惠王中心小学祝晓娜《什么是面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9-50页教材分析:“什么是面积”是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四单元面积的第一课时。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他们后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整个数学几何知识的学习奠定1基础。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为了直观认识面积的含义,教材在安排上分三个层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第一层次通过比较数学课本与课桌、文具盒、手掌、树叶四个实物面积比大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对面积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通过比较,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概念,又使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特别是感知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更为后面学习面积单位作好铺垫。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在方格纸上画图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一个数学事实,即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知道了图形的周长,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而且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评估、验证的能力,具有摸一摸、比一比等动手操作能力。设计理念: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面积的含义,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线过渡到面,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过渡,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学习好本节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为后续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加强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1、课上我采取与学生合作互动的方式完成导入,这样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又自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体会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对于封闭图形的理解,我通过在课件演示封闭图形并让孩子指出面积,感知封闭图形的面积。2、在探索比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小时,是先让学生直观猜测,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不同的方法。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3、本节课练习的设计,力求紧扣重点,面向全班学生,因材施教。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什么是面积”,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面积”,会用比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2、数学与思考:自主探索发现“什么是面积”,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合作、讨论、交流、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找出更优方法。3、解决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4、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探索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认知冲突教学法学法指导:让学生在探究、合作、操作中获取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一片树叶。学具:一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剪刀、尺子、单位面积为一平方厘米的方格纸、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附页2中图6)。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涂色游戏。男生派一个代表,女生派一个代表,分别拿一张大纸给男生,拿一张小纸给女生,要求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涂上颜色,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女生很快就涂完了。生:这个比赛不公平。师:怎么不公平?生:因为男生图的面大,女生图的面小。师:这节课,我们就探究与物体表面大小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面积。3【设计意图】利用学生最喜欢的比赛游戏引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快进入角色,并且初步感知面积有大有小。二、结合实例,理解含义(一)认识物体的表面师:很多物体都有表面,课件出示观察“物体的表面”。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物体,我们来找一找、摸一摸它们的表面好吗?就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