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现状与建议[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日益加快,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环境问题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因此加强农村的环境管理与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了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现状建议中图分类号:fh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XX)22-0322-01农村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也是城市污染的接纳和消化方[1]。近几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进步,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身体健康,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因此,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农村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农村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等提供科学依据,成为当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破解环境容量约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1.我国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现状1.1环境监管能力不足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农村环境保护力度,省级环保厅都设立了专门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但在环境管理基层特别是市县级环保局,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是有职责无人员,并且大多数乡镇没有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和专职人员,缺乏必要的环境管理、监察、监测能力,环境监管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不能够及时贯彻。随着农村、农业兼业化的转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状况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农民群众不能及时了解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诉求不高,使得国家的环境政策不能够及时上传下达,影响了环境监管的执行力。第1页共4页1.2环境管理体系解决农村环境问题适用性不强目前的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对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效果不明显;对规模普遍较小、分布较为分散的乡镇企业的污染排放监控,也由于管理成本过高而难以实现有效、准确的管理。农业技术的推广、选择没有从环境保护角度上重视,也缺乏环境政策制约机制。此外由于没有配套的收集管理系统,也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如目前大量的塑料薄膜散落在农村土地上这一现象。1.3资金来源不足,限制农村环保工作的开展城乡分治战略使城市和农村问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能力建设资金,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再者,资金的不足也使硬件配置落后。县级环保局的硬件配置严重落后,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必要的监测手段,无法有效地对排污总量和违法超标排污进行监测,有些必要的监测项目还要送到市一级监测部门进行分析。二是缺乏必要的管理手段,监察人员现场执法主要靠感性认识和经验,难以及时对违法排污者取证。1.4农村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不完善我国地域广阔,从南到北横跨热带、温带、寒带等气候带,广泛分布着山地、丘陵、平原和戈壁荒漠,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各地农村主导产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差别,决定了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不尽相同。农村环境监测的监测对象、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均需慎重考虑。虽然有城市环境监测的经验可以借鉴,但由于缺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环境监测的经验积累,指导农村环境监测的许多技术规范仍在探索之中。2.对加强我国农村环境管理与监测的建议2.1加强环境管理与监测的人才培养现在是农村环境保护发展的关键阶段,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2页共4页一项基本战略,农村环境保护人才也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现阶段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在人员的技术水平、数量方面还难以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要求。为适应先进的环境管理、监测体系的要求,应重视对农村环境保护管理与监测人才的培养,在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培训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