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党中央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深刻把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鲜明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从根本上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加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深入开展好这项教育活动,坚持用正确的执法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对于造就一支更加坚强有力的政法队伍,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到抓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一定要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要抓住指导性强这个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党在总结我国法治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借鉴我国古代法律文化以及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鲜明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为加强政法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先进的、科学的法治理念。可以说,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我们做好政法工作的根本思想武器和行动的指南,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着眼于指导性强这一特点,切实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在学用结合、学有所为上下功夫,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是不是学懂了,能不能正确运用指导工作,是检验学习质量的一把尺子。领会精神、学懂弄通理论是正确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理论基础夯的不实,就会在关键时刻犹豫彷徨,左右摇摆,甚至产生种种消极埋怨情绪,也就难以正确的指导工作。只有养成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切实的而不是表面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而不是彼此脱离的学习风气,在实际上而不是口头上真正掌握了第1页共5页理论,才能始终站稳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法工作方向,才能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二是要把握理论性强这个特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概括精辟,论述透彻,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服务大局是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的领导是政法干警必须遵守的政治原则,等等。要把握好这些重大理论原则问题,必须重视理论灌输。如果我们不在深化理解理论上下功夫,就难以展开思路,难以解决理论上的模糊认识。对理论理解不透,自己“昏昏”,就难以使人“昭昭”。因此,我们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切实把理论弄清,学到位,学到家,回到单位后,才能够把本单位的学习教育活动组织好,引导好,才能把教育活动不断的搞深入,搞扎实。下面,我就如何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中去,贯彻落实到检察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中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二、要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在努力改造中加强思想品格修养。落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要抓的工作很多,但对我们检察队伍建设来说,最突出的是加强检察干警的思想品格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等重大问题。当前,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自觉淡泊名利。名利人人都会想,欲望人人都会有,关键是如何对待,怎样处理。处理好了是动力,处理不好是包袱,搞不好会害了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不谋私利、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从业人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检察人员,要自觉以工作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检察机关的建设和发展为重,多谋检察机关的名、检察机关的利,少想个人的名、个人的利。要为检察机关的发展去奋斗,不要为了个人的名和利去争斗。有了这样的心态,就能修身养性、处事坦然、无私无畏,就会在待遇面前不争、不跑、不要、不闹;就会多些集体主义、少些个人主义,多些团结友谊、少第2页共5页些疙疙瘩瘩。二是要正确对待权力。领导是服务,职务是岗位,权利是责任。“权力是人民给的”,要把自己手中权力所能发挥出来的一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