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事故瞒报原因及对策之我见VIP免费

事故瞒报原因及对策之我见_第1页
1/3
事故瞒报原因及对策之我见_第2页
2/3
事故瞒报原因及对策之我见_第3页
3/3
事故瞒报原因及对策之我见今年以来,xx、xx、xx等省份连续发生多起恶意隐瞒生产事故的事件,一些不法业主无视法律、无视监管、无视生命,隐瞒真相、逃避责任;个别公务人员不能履行职责、失职失察,甚至丧失立场、参与瞒报。据媒体报道,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平均每星期就有一起掩盖矿难事件。瞒报已成为生产事故频发的一种新动向,凸显了我国事故瞒报的严峻局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企业业主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轻安全,重经济效益、轻劳动保护,甚至认为出现伤亡事故不过是赔几个钱的问题,没有认识到发生伤亡事故对企业、对社会、对个人造成的严重危害性。有些企业在从业人员上岗之前,利用从业人员急于就业的心理或明或暗签订“生死合同”,一旦出现人员伤亡,象征性地给予受害人或亲属一些钱物予以私了。而一些受伤害职工维权意识差,只要能得到一定的赔偿,就不报案。二是法制观念不强。尽管《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已经实施多年,但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知之甚少,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律意识缺乏,不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依法办企业的法制氛围尚未形成。一些事故单位甚至认为依法上报伤亡事故,是自找麻烦,还要受到处罚和追究,划不来。同时,目前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瞒报事故的量刑以及行政处罚的额度都有施之过宽的情况,因而达不到惩戒的力度,不能充分发挥震慑作用。三是受利益驱动。瞒报事故行为的发生,直接原因是受利益的驱动。出于利益考虑,有些企业发生事故之后隐瞒不报,害怕报了之后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而影响其经济效益;有的企业主,隐瞒了事故,花点“小钱”打发了伤亡职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以继续生产,继续追逐更大的利润;有的责任人,隐瞒了事故,也就掩盖了自己的责任,可以继续混日子、不负责任;有的单位发生事故后,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规避处罚和赔偿,使自己的经济损失最小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四是公职人员参与。有的公职人员唯恐事故暴露,受到责任追究,怕丢“乌纱帽”,地方保护第1页共3页主义思想作怪,对受害人或其亲属千方百计地笼络,处心积虑地筹划、参与隐瞒事故,而不按照国务院伤亡事故处理的规定执行;有的政府官员与企业主勾结在一起,权钱交易,形成利益共同体,认为出了事故,不光企业要受惩罚,自己也要受惩罚,充当违法行为的保护伞,扮演不光彩的角色,共同隐瞒事故。五是执法力度不够。由于各级安监部门成立时间不长,囿于财力、物力和人力的困扰,监管力量不足,安全监管装备差,再加上政府机构改革未完全到位,职责不清,职能交叉现象等原因,安监部门的权威还未完全树立起来,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受到削弱,执法力度不够,导致责任追究不到位,在某种程度上让企业主钻了空子,事故得以隐瞒。由于瞒报延误了抢救遇难人员的最佳时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更严重损失,直接影响中央和地方各级对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以及有关政策的制定,损害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面对不断出现的生产安全事故瞒报现象,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瞒报行为,严惩瞒报者,刹住瞒报歪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本地区经济安全、健康、有序发展。一要着力营造舆论氛围。《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在2007年6月1日起施行。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各种方法和途径,认真宣传贯彻《条例》,使《条例》的基本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严肃查处事故、打击瞒报歪风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让那些事故和事故瞒报者没有藏身之处。不仅要对重特大事故以及瞒报、逃匿的坏典型予以曝光,而且要宣传党和政府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加大事故责任追究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宣传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严厉打击非法违法、严肃查处瞒报事故行为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宣传对违法犯罪分子依法严惩的结果。使群众受到教育,相关人员受到警示,犯罪分子受到威慑。二要加大打击瞒报事故的力度。支持、配合、协助公安司法机关严厉打击瞒报行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从重从严从快处罚。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事故瞒报原因及对策之我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