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推拿练功第七章推拿练功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推拿教研室推拿系列多媒体课件之功法,是中国传统强身、防病、治病的一种锻炼方法。其特点是形体动作与呼吸调节、意念活动相互结合。功法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功法在推拿学的应用,既是推拿医生作为增强体质、提高推拿持续操作力量负荷能力及有助于掌握手法技巧的自我锻炼手段,也是借以指导和帮助病员进行功能训练,防治疾病的手段。第一节基本姿势第一节基本姿势一、并步基本动作头顶平、两目向前平视,下颌微向里收,胸需微含,直腰拔背。收腹敛臀,松肩,两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微屈,中指贴近裤缝,两脚贴靠并拢,全脚掌着地,两膝放松,两腿伸直并立。动作要求身体上下正直。口微开,舌抵上腭,定心息气,神情安详。二、虚步基本动作两脚前后开立,后腿屈膝屈髋下蹲,脚尖略外撇,全脚掌着地;前腿膝关节微屈向前伸出,脚尖虚点地面,身体重心落于后腿,是为虚步。后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前腿脚背绷紧,脚尖虚点地面者为低虚步;后腿屈膝屈髋微蹲,支撑全身重心,前脚脚前掌虚点地面,距支撑脚一脚长,称为高虚步;左脚在前,脚尖虚点地面者称为左虚步;右脚在前,脚尖虚点地面者为右虚步。动作要求上身正直,挺胸直腰,收腹敛臀,虚实分明。三、马步基本动作两脚左右平行开立(约为本人脚长的3倍),两脚掌着地,足尖正对前方。成平行状或略内扣,屈膝屈髋450以下成半蹲式,或大腿接近900水平状半蹲,膝稍内扣不超过脚尖,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两手抱拳于腰间。两脚左右平行开立(约与本人两肩等宽),曲膝屈髋下蹲,称为小马步。两脚左右平行开立(约为本人五脚或六脚掌长)屈膝半蹲,大腿成900水平状,称为大马步,又称为悬裆。动作要求上身要求正直,挺胸直腰,收腹敛臀,脚跟外蹬。四、弓步基本动作两腿前后开立(相距约本人脚长的4倍或5倍),两脚掌着地,前腿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脚尖向前稍向里扣,膝部和小腿与脚掌成垂直;后腿挺膝蹬直,脚尖外展450~600,斜朝前方,前脚尖和后脚跟在一直线上,上体正对前方,眼向前平视,两手抱拳于腰间。弓右腿为右弓步,弓左腿为左弓步。动作要求上身正直,挺胸直腰,塌臀,前腿弓,后腿绷。前脚同后脚成一直线。第二节呼吸锻炼的方法第二节呼吸锻炼的方法功法锻炼,强调形体锻炼、意念锻炼和呼吸锻炼。意念锻炼是与形体锻炼、呼吸锻炼结合在一起,方能有效实施。《养性延命录》有一段讲述比较具体的练气方法:“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息,华盖明则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许入也。”说明呼吸锻炼与健身关系密切。一、推拿功法中常用的呼吸锻炼法(一)静呼吸法静呼吸法是指练功者在精神活动相对安静的状态下,有意识地把呼吸锻炼的柔和、细缓、均匀、深长的呼吸法。常用的静呼吸法包括自然呼吸法、深长呼吸法。(二)腹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是随着吸气与呼气的运动,有意识地形成腹部一张一缩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法,对胃肠运动和消化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这种呼吸法能使横膈肌上下活动的幅度和腹壁前后活动的幅度增大,可对内脏器官起到按摩作用,并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对大脑皮质的功能产生有益的影响。腹式呼吸法有正呼吸法、反呼吸法。二、呼吸锻炼的原则1、顺其自然2、循序渐进3、又练又养4、深长细匀的呼吸是功夫的积累第三节实用练功的方法第三节实用练功的方法一、韦驮献杵势基本动作1、左足向左平跨一步,两足与肩同宽,足掌着地,两膝微松。2、两上肢从身体两侧徐徐提起至肩高时,腕关节稍背屈,两掌心内凹,两手十指自然分开,于胸前呈抱球势。二、摘星换斗势基本动作1、右足向前跨半步,两足相隔一拳,成前丁后八式。双手同时动作,左手握空拳,靠于腰眼(第二腰椎旁),右手垂于右下肢内侧。2、左腿弯曲下蹲,右足尖着地,足跟提起离地约2寸,身体不可前倾后仰,左右歪斜。3、右手五指并拢弯曲如钩状,屈腕沿胸上举,至身体右侧,于额右前方约一拳远。4、指端向右略偏,头同时略向右侧抬起,双目注视掌心,紧吸慢呼,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