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6劳动教学内容崂山道士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3.注意文中“乃”“其”“尔”等虚词,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意义及一些词类的活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本文叙事采用明暗两条线索交织的方式,既使情节曲折离奇又喻教于事。难点:体味文章简练传神的人物刻画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教具学具资料准备课件,让学生事先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课堂教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预习要求二、导入课文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三、简介作者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四、检查预习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词类活用:利用书中注释和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学设计请师之月光辉室诸门人环听奔走“乃”字的用法: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乃于案上取壶酒,分赉诸徒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乃以著掷月中“而”的用法:蓦然而踣不过早樵而暮归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五、拓展延伸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400~500字的议论文。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朗读课文,试翻译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作业布置1.复述故事。2.阅读《聊斋志异》。板书设计崂山道士/学道吃不了苦下功夫王七肯吃苦→成功\学法术投机取巧、一事无成有毅力教学反思单元6劳动教学内容语文天地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2.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3.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难点: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资料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与家长交流,并观察周围的劳动者。课堂教教师活动(教师导航)学生活动或师生互动(学程设计)一、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二、导入课文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三、简介作者和作品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1.检查预习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2.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3.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开端:王七慕道,求师学法。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学设计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