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读书笔记《上帝掷骰子吗》读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挺开眼界。我物理不好,对于很多物理学概念一知半解,说不出个一二三不过多少能够感知其中的美。科学之美,有一种奇妙性,一种魔幻之美。比如说测不准原理,量子纠缠,时间扭曲,多维空间,这些概念,但凡能够真正理解一点其中的含义,就会觉得其乐无穷。古代有神话故事,在古代只能是幻想,在今日的科技大进展背景下,则很有可能一一化作现实。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哲学,科学和宗教,似乎也正在走向合一,走向高度的统一。还说测不准原理为例,物理学说的是粒子运动测不准。量子物理如此,其实放诸人类的进展史,同样也是测不准的。这就是很多预测都往往失败告终的原因。因为一个粒子的运动如此,一个人的活动,一种生物群体的进展都是测不准的。过去的历史是那样,现在是这样,未来是怎样?正如波普尔所言,这是“哲学的贫困”。哲学是人类文明的精华,也就是人类文化的贫困,宗教的贫困,政治的贫困,科学的贫困,道德的贫困。哲学尚且贫困,尚且不能准确的预知未来,何况其他。物理学不断被推翻的历史,本身也验证了科学自身具有测不准的特性。所以惟科学论者,或者说科学主义本身,也是贫困的,也存在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极意义上的测不准难题。休谟曾经举一个例子:说一只鸡假如有文化,因为天天得到主人的食物,不免因此总结加分析出未来也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有一天主人要把它杀了吃肉,它不免大吃一惊,不敢信任这是事实。所谓科学,无非对事物规律的不断总结和分析,并从这种总结和分析出来的规律中获得对于目前事物的见解,然后有限的去预测说未来有可能会怎样怎样。然而这是实在是一种测不准的状态,人类也无非休谟笔下的那只善于总结分析的鸡罢了,以为如此如此,这般这般,那样那样。最后在要被宰杀时大吃一惊觉得说哇,怎么会这样?不可能哇,这和我们的总结分析不符,不应该是这样的,应该是那样的。d宗教聪慧处就在这里,干脆从这种潜在的测不准困惑中搞出一个末日审判来。刀架上来时你别吃惊,早就告诉过你了,会有这一天的。你以为会一直那样下去?不是的,你的总结和分析测不准的。你完了,早就告诉过你了你不听。宗教家灵性智慧的发达,就在这种地方。然而末日毕竟太远,眼前的问题还是更加重要,今日吃什么?吃得好不好?怎么下蛋?下怎样的蛋更好?这些日日摆在眼前的问题比未来刀架上来的那个时刻更现实,更能给人以紧迫感和痛苦感。这就是科学和宗教的不同,宗教说遥远的以后会有末日审判,会被杀了吃肉,但那是遥远以后的事,目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前的问题先解决,这得依靠科学。凯恩斯主义也是一种科学,经济科学。凯恩斯像极了休谟笔下的那只鸡,不过醒悟了的鸡。别人对凯恩斯说:照你的理论,我们这么干是挺好的,但是长久以后呢?以后怎么办?凯恩斯微微一笑:长久而言,我们都会死去。凯恩斯的意思是说,无论如何,还没到加刀时,你已经挂了,想那么多干嘛?眼前最重要。这是一种很决绝很坚硬的现实主义者的态度,也一部分的代表了极端科学主义的态度。相较而言,宗教太浪漫太理想,你管那么遥远以后的事情干嘛?你活那么久吗?还天堂地狱?跟你有关系吗?于是宗教生气,然而并无任何卵用。其实这里有一种微妙的平衡,科学和宗教,有一种相互的牵制在。这种牵制并不是什么坏事,它使我们的社会使我们的存在更加稳定安全,可持续。时间扭曲这个话题也很有意思,谈到时间扭曲不可避开的要涉及到时间旅行。假如说时间扭曲对人类真正有什么意义,那么主要就在于可以通过扭曲时间达到时间旅行。这个话题是很有意思的,早些年我和我的哲学导师有过一次聊天,主题就是时间旅行。得先说明一下,他老人家是物理理科出身,然后又讨论的哲学,跟我这个不成器的弟子不一样,人家对科学是有极深刻极专业的认识的我问老师说时间旅行这个事情究竟有没有可能?导师说在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理学意义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光速是一种能量而非质量。又说从物理角度而言,没有任何物质经得起光速运动,最坚硬的金属也会在运动中被能量化,何况血肉之躯。我瞬间理解时间旅行这个话题的伪命题性。导师最后补充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