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效用理论•效用:从商品的角度,即消费的客体看,效用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从消费者的角度,即消费的主体看,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所获得的满足感。•需求表现为购买。人们之所以购买,是因为消费;人们之所以消费,是因为消费能够带来效用。从效用的规律可以得出需求的规律。•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效用量的总和。用TU表示,或U表示。一、效用与总效用•一种商品的总效用函数:上升-最大值-下降。UQ00UQ•边际:边际是指某一变量(自变量)新增一单位,所引起的另一变量(因变量)增加的数值。当自变量增加这一单位非常微小时,其实边际就是指此状态下因变量相对于自变量的导数。导数在函数图形上可以理解为函数某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边际效用:消费者在现有财富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或者说,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用MU表示。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在开始阶段可能是递增的,但当消费达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用开始并一直是递减的。这种消费的规律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图示:UQ0MU0MUUQ•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用数字来表示,以此为基础研究效用变化的规律。这种研究效用的理论被称为基数效用论。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就是基数效用论的内容。•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无法计量的,因为不可能找到计量效用的统一单位。这样,消费者在市场上所做的并不是权衡商品效用的大小,而只是在不同的商品之间进行效用大小的排序,以此为基础研究效用的理论就是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效用论的基本内容有消费者偏好假设、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等。•通过二者的学习可知,序数效用论还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效用理论的缺陷和发展空间仍然存在。四、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完备性:对不同的商品组合,能够对其效用的大小进行排序,要么大于,要么等于,要么小于。•传递性:如果在组合A与组合B之间,认为A的效用大于B,在组合B和C之间,认为B的效用大于C,那么,在A和C之间,一定是认为A的效用大于C的效用。•无餍足:多比少好,即东西多的商品组合的效用,大于东西少的商品组合的效用,也就是不考虑边际效用为负的商品。五、消费者偏好假设•无差异曲线:又称等效用线。具有相同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所描绘的曲线,就叫无差异曲线。•两种商品足以表达全部商品。一种理解是,其中一种商品代表物质产品,另一种商品代表精神产品。另一种理解是,两种商品即某种商品和某种商品之外的所有商品。六、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图示:YXU30U1U2无差异曲线的性质:–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在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且其斜率的绝对值递减。这一现象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边际替代率:在消费者效用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X)替代另一种商品(Y)的比率。MRSXY=-△Y/△X•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大于零的数,因为当X增加时,△X是正值,而△Y是负值,-△Y是正值,所以MRSXY是正值。•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当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在总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每单位这种商品能够替代的其他商品的数量不断减少,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随着X的增加,MRSXY不断减少。•随着X的增加,X替代Y的能力不断减弱。(物以稀为贵)七、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图示:MRSXY=-△Y/△XYX0U0BA△X-△Y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等于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即MRSXY=MUX/MUY•公式MRSXY=MUX/MUY的推导:从点A到点B,X增加,Y减少,所以是X替代Y。从A到B,因X的增加而增加的效用是△XMUX,因Y的减少而减少的效用(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