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与保健食品与保健主讲教师:生命科学学院赵丰丽2010.11课程简介课程简介•第一讲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第二讲饮食健康的基本知识——食品营养•第三讲食品的保健作用•第四讲保健食品及其作用•第五讲我的健康我做主•第六讲食品安全课程的目的课程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了解食品与健康关系方面的知识,明确食品与保健的关系,了解食品营养学、食品保健以及食品安全性的基本知识。•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保健食品,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树立科学的饮食观,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做到均衡营养,学会利用日常食物中保健成分对自身进行保健,通过日常饮食的调节达到吃的安全、减少疾病的发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健康快乐的生活。第一讲第一讲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及其应对措施及其应对措施•目前社会健康状况•健康的标准•人应该活多少岁?•影响健康长寿的因素?•怎样才能健康长寿?一、目前社会健康状况一、目前社会健康状况•高血压患者1.6亿人•血脂异常的有1.6亿人•身体超重的有2亿人,肥胖6000万人•糖尿病2000多万人•烟民3.5亿人•大量饮酒和缺乏体力活动者•这些都是心血管病的巨大“后备军”•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数约300万,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5%,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值得关注的是,每年用于心血管病的医疗费用达1301.17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95%•世界医学界公认:医疗、营养、护理是临床治疗的三大环节。•中国有13亿人,在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患病的人不在少数,人们往往都是得了病以后才忙于治疗,高昂的医疗费用不仅普通家庭难以承受,也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增加公费医疗的投入与医疗保险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只有重视营养知识的普及,才能将庞大的医疗开支节省下来。•美国曾作过有关统计,如果加大营养知识宣传和普及,使人民群众关注营养,并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正确的饮食保健主张,就可以直接减少患病人数,最终节省下可观的医疗开支。二、健康的标准二、健康的标准•什么是健康?•20世纪以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就是不生病,仅此而已。•健康的定义:(WHO1984《宪章》)“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处于完全的完满状态。”•健康——是从躯体、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正常的理想状态。•1990年,WHO增加了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指不能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的能力。•2000年WHO提出促进健康新准则:合理膳食,戒烟,心理健康,克服紧张压力,体育锻炼。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衡量人体健康的具体标志: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而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良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体重适当,体形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头发光泽,无屑;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调查表明: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人——5%•患有疾病的人——20%•亚健康状态——75%亚健康亚健康•是指健康的透支状态,即身体确有种种不适,表现为易疲劳,体力、适应力和应变力衰退,但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原因:•过度疲劳造成的脑力、体力透支;•人体的自然衰老;•各种急、慢性疾病;•人体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主要表现: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或急躁易怒,反应迟钝,失眠多梦或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焦虑,头昏,头重,头痛,心律不齐,心慌心悸胸闷,乏力疲劳,出汗短气,食欲不振,腰腿酸软,性欲减退,手足发凉或麻木,易感冒等。社会表现为:不能较好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一定部位、一定层次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