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避灾移民搬迁工作调研报告为了全面掌握我镇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移民搬迁层次,推动今后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再上新台阶,向阳镇人大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调查、访问搬迁户、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查看资料等方法,分别对向阳镇悬鼓村、月池村、址风村的移民搬迁安置点进行了专题调研。一、基本情况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途径。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组织机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把移民搬迁作为统揽农村工作的一件大事。2011—2013年,全镇共投入资金3530万元,搬迁人口246户1046人。通过深入调查、核定、公示,采取集中安置方式,已顺利完xx县上下达搬迁计划任务。搬迁户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增收步伐明显加快,生活观念和社会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移民新村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正做到了移民户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我镇在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推进过程中,坚持突出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从镇域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坚持集中安置为主,优先考虑搬迁危居群众和困难群众,并把连片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集镇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有效的结合起来,注重节约和集约,坚持小区单元式集中安置和统规统建的方式,采取有差别的政策,引导农民建设规模适度、标准适宜、具有乡土风格的新型社区。2011年启动的址风、月池两个安置点已全部完工,2012年启动的悬鼓安置点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于2013年6月底已投入使用。2013年启动了悬鼓安置点二期工程,目前主体已建成。三个安置点共涉及246户1046人,总投资3530万元。其中,月池初制厂安置点50户166人,投资586万,其中特困户22户46人;址风长梁安置点32户142人,投资504万;悬鼓新街一、二期安置点164户738人(其中避灾移民133户),投资2440万元。第1页共5页二、具体做法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高。为确保此项工作稳步推进,,镇人大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开展调研。一是怎样让群众自愿进住集镇。二是群众住进集镇后如何解决他们的生活出路。我们带着这两个关键问题深入到搬迁群众当中,进行了详细调查摸底,把群众反馈的问题和情况一一登记在册,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和相关站、所召开专题会议商讨,给镇党委、政府抓好避灾移民搬迁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镇党委结合调研结果和镇情实际研究制定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为副组长、分管领导为责任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移民避灾移民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工作人员,切实加强对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责任部门具体实施”的管理责任体制。按照县上下达的避灾移民搬迁安置年度目标任务一一分解细化,全面抓好工作落实。镇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的移民搬迁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本镇的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加强协调服务,严格规范操作,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摸清底子,认真兑现优惠政策,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扎实做好摸底核查。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启动后,我镇实行领导联片、干部包村联户的工作机制。全镇干部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走村入户,宣传政策,核查摸底,按照对搬迁对象四个方面的要求严格审查。镇党委、政府根据摸底情况,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商议,根据群众意愿,制定计划,选定搬迁地点,确定搬迁年度,造册登记。通过刷写永久性标语、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和召开群众院落会等宣传活动,发挥镇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避灾移民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优惠政策。与此同时,镇干部长期深入群众家中,耐心讲解避灾移民搬迁的优惠政策,群众知晓率大幅提高。由于政策宣传到位,配套设施建设到位,群众看到了集镇的发展前景,进集镇入住的愿望空前高涨。截止目第2页共5页前,悬鼓安置点一期104套安置房已入住40户,装修完毕和正在装修的45户,配套的公路硬化、防洪沟治理、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