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浅谈我国铁道安全现状及思考VIP免费

2024年浅谈我国铁道安全现状及思考_第1页
1/5
2024年浅谈我国铁道安全现状及思考_第2页
2/5
浅谈我国铁道安全现状及思考请还我们安全生命线——铁路安全问题思考7月23日晚上约8点半,两列动车在浙江温州境内发生追尾,造成一列车4节车厢从高架桥上掉落,另一列车两节脱线。至24日下午,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210人受伤。而这次事故,并不是中国近期发生的唯一一起安全事故。尤其进入20XX年7月份以来,中国各地接连发生多起公共交通的故障和事故,让安全生产形势显得十分严峻。7月10日,京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10天后,发生首次停运事故,断电两小时。随后的4天时间里,新开通的京沪高铁频频发生断电、换车、停运等故障,故障频率增加到“5天6起”,将高铁安全推向风口浪尖。但铁道部发言人表示,京沪高铁发生故障,是因为在开通初期、在磨合期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发现这些问题经过磨合需要2到3个月的时间,2到3个月以后,稳定期将会出现。7月22日,京珠高速XX省XX市境内一辆严重超载的长途卧铺客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燃烧,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的惨痛事故。对此,总理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批示。7月23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发出“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通知”。但话音刚落,又发生此次动车追尾事故,酿成二百多人伤亡。看到一桩桩安全事故,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铁路怎么了。请还我们安全的生命线。。。“交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孙中山先生的这句话,说出了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国家地区经济政治的生命线,此外,铁路在我国中长途旅客运输的主力作用也是难以替代的。我国疆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间、城市间的人员流动基数大,而且出行距离长,交通费用支出较大。。特别是随着客运专线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装备现代第1页共5页化的深入推进,铁路的服务质量和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这种比较优势更加明显,使铁路成为越来越多的中长途旅客出行选择的交通方式。,“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也是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方式之一,加快铁路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它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而且兼具安全、经济、便民、实惠、全天候运输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也决定了其在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地位。”。在08年南方暴雪事件中,是铁路即时为南方灾区人民输送物资,挽救经济,送去希望,成为南方同胞的“生命线”。而如今,一桩桩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引以为傲的生命线却夺走了许多同胞的生命,我们失望,恐慌,不知所措,我们的铁路究竟怎么了。找回我们安全的生命线,路在何方。。一、事故诱因反思1.行车事故其中主要包括:冲突、脱轨、火灾、爆炸。.2路外伤亡事故指铁路列车运行和调车作业中发生火车撞轧行人、与其他车辆碰撞等情况,招致人员伤亡或其他车辆破损的事故。远远高于行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数量。而违章违纪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主要包括(一)工期、抢进度。(二)全生产责任落实流于形式。(三)章不循、有禁不止。(四)术保障、组织保障等存在严重不足。(五)急管理薄弱,应对能力不足。除这些问题以外,还存在安全投入不足,人员培训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二加强铁路安全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法规建设安全生产法规是铁路部门为了安全、正点、优质、高效地第2页共5页完成客货运输任务,组织生产活动,约束生产行为的规范和准则。2、加强人员培训,职工队伍素质逐步提高全路应立完善竞争上岗、环流培训机制,有效调动职工学习业务、提高技能的积极性。。3、强化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为实施安全生产监督,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三级机构中均设立了安全监察部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行车事故、路外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安全监督体制的改革,扩大了安全监督的覆盖面,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提高了监督检查的质量。三事故处理动车事故发生后,胡锦涛、温家宝、周永康、张德江等中国高层再次分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第一位的任务是救人,铁道部要全力以赴,地方要组织公安、卫生等力量全力支援,要查明事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浅谈我国铁道安全现状及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