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电视台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浅谈楚雄州县电视台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XX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夭德文1【内容提要】:楚雄州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是以新闻建台、新闻立台的,作为基层党和人民的喉舌,起到了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国内新的电视环境下,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遇到了很多不容忽是的困难和问题,县电视台将来如何发展。本文以“现状”和“发展”两部分进行结构,在系统地梳理了楚雄州县电视台的产生和发展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总结了楚雄州县电视台的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今后县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报道探索出新的改革方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迪。2【前言】:当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广播电视也进入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特别是县级广播电视台内部管理机制不活等状况,严重制约了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因此,切实改变县级广播电视台现行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作为县级地方广播电视系统,其内部管理无论是内容与方法、涉及的对象和范围都兼具综合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的今天,广播电视作为服务行业已经步入产业化。3目录:一、县广播电视台发展现状二、面临的困境1、发展资金相当紧缺。2、专业人才相当缺乏。3、生存压力相对较大。第1页共7页4、经营理念相对滞后。三、发展思路及对策1、打造强势品牌,拓展服务领域,搞好技术更新是关键。2、转变管理理念,向产业运行机制转轨。3、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队伍素质。4、加大创收力度,打造实力广电。4浅谈楚雄州县电视台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XX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夭德文【关键词】县广播电视台现状及改进对策当前,随着数字技术和宽带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媒体正面临着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挑战,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县级广播电视台在众多强势媒体的压力下,如何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广电产业,是每一家县级广播电视媒体都无法回避的现实。一、县广播电视台发展现状县级广播电视台是一个以条块管理相结合,以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为主的职能部门,承担着发挥党和政府喉舌作用和推进事业发展的双重任务。据《楚雄州广播电视志》(1994年版)记载,彝州的广播事业虽始于50年代初期,但举步维艰,影响甚微。自治州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普及,全州的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10县(市)相继成立了有线广播站,广播电台,广播电视台,成为促进全州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舆论阵地。但发展到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电视节目日趋平民化、民生化,表现手法日趋丰富多彩,栏目竟争日趋激烈,会议报道不断加强和改进,使得县广播电视台在队伍建设、节目改版、外宣上稿、精品制作、经营创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5面均远远达不到要求,县广播电视台在改革创新发展中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以楚雄州人口最少的XX县区广播电视局为例,1995年之前,人员全部由县财政供养,设施维护和第2页共7页建设费用依靠申请县财政划拨,有限的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作为事业发展投入的补充。1996年,随着广告市场的不断成熟,人员执行由县财政差额拨款供养;2002年,经费吃紧的问题日渐突出,广播电视台人员全部又由财政全额拨款供养;20XX年1月18日,县广播电视局XX县区旅游局、县文体局三家进行整合,组建了XX县区文体广电旅游局,仍保留永仁广播电视台24个编制,人员编制复杂,有国家公务员、事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等。尽管多年来永仁台在事业建设、组织创收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XX县区广播电视事业一直徘徊在投入小、发展慢、收入有限的境地,再加上人员逐年减少、机构不断萎缩、各种开支与日递增,经费吃紧的问题日渐突出。截止20XX年底,全台干部职工共有23人,其中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员7人,中级职称2人,初职5人,由于职称难评上,有记者不断转行和上调,造成队伍青黄不接,全台创收20多万元,采、编、播设备老化,收入只能保证设备日常维护。据了解,全州除XX县区、XX县区外,其余的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