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与引进来参加“第一届陕西教学改革大讲堂”有感孤山九年制学校杨琴作为一名受学校栽培的青年教师,有幸参加第一届“大讲堂”甚感荣幸!由于忙碌一再的推迟对此次学习文字领域的提炼,事隔十多日的今天22:34放空思绪,任凭现场的一幕幕在我脑海里盘旋。首先,通过学习带给我最直观的就是观念的转变。我一直信奉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真谛,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践这一真谛。在我的思维里会认为:一位教师课堂的成功与否是衡量他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经过这次学习我不再这么认为。影响课堂的因素是多方面:例如教师本人的性格特点、知识整合能力、自身的修养等诸多。无论如何我们首要确定的是“这节课,你打算教会什么给学生?”不妨我们把此定为每节课的宗旨,照此发展定会将一线的教学工作提向新的台阶。若想做到我们应该先从“新课程标准”出发,认真研读各自学段的课程标准,不仅可以帮助老师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还是顺应大局的表现。这一点对于孤山学区——堪称新教师“摇篮”圣地,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有道”,提倡要讲究方法:向过程要效率;而非在考试后一味的指责与埋怨。针对这里的“道”,如下观点与大家分享: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将此作为新教师入职的航标(此时的我才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2.教学生所不会、不懂、不通之处,勿纠缠于学生的“会”;3.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胜过一百位好老师;4.教书,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例如:语文教学里将平日最难的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融合于日常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身临其境的感受文本语言的特色。正如此次学习中陕西师范附小,王凌波老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指导学生“如何将事物写的更具体”;a.挑选文本重点段落,说明的独特之处,学生提炼出‘有…有…有…也有…’句式b.对比前后运用与没有运用此句式语段的表达效果c.得出结论,运用此句式换种方式表达文中后者语段,并提示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表述,过程紧密围绕文本展开。既加深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又达到了写作方式的融会贯通,可谓“一石二鸟”。5.思考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实践指导意义,当然它的对象群体为广大“学生”;6.放手学生,努力相信学生的能力;7.关爱学生,以平等的眼光对待所有学生;8.阅读的重要性。崔峦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很关键,尤其是低学段……我提倡识字要趁早,因为识字可以阅读,而阅读可以启智”。1综上所述,仅仅是我此次走出去学习的一些浅显体会,记录成文字希望与大家交流、分享。在今后的漫长的执教生涯中,带着岁月的沉淀,祈盼着能够收获智慧的痕迹。在我国传统探学之道“学无止境”的指引下,愿我们各位同仁皆能够“走出去”,沿袭学习“漫漫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真谛,引进我们思考后,积淀的底蕴——这终将会成为我们“引进来与走下去”这条“治学、治教”道路上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2014-12-31现将崔峦老师关于阅读教学的心得归纳如下:1.文中字词换一换;2.好的句式练一练;3.抓住留白补一补;4.断片内容归一归;5.文章结构理一理;6.顺着情节扩一扩;7.展开想象,续写;8.变换文体,改写;9.迁移写法,仿写;10.加工信息编一编;11.学习所得记一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