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听众马寨小学张晶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内容(2)抓住语言神态理解人物形象。(3)学习课文表达方式,进行小练笔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感受“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复习导入。1.播放小提琴曲《梁祝》,让生说出听后感受。同学们,小提琴曲是多么美妙动听,可是要能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付出多少艰辛,经历多少磨难!2.文中的主人公有谁?这里的“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二、学习课文开头和结尾两段。(1)请同学们看课文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用你喜欢的方式对比着读读看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引导说话:一开始。。。。。。后来。。。。。。(2)小结:作者由一位音乐白痴到一位充满自信的小提琴手,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你知道她的身份吗?三、重点研读,体会感情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方面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1.感悟一:老人的语言师:俗话说:言为心声,在小伙子看来,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深深打动着作者沮丧的心。画出描写老教授语言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一边读,一边想,并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出示:(1)“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A、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B、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当时的情况,一人读老妇人的话。C、假如你就是那位小伙子,老人说的哪一句话最打动你的心,为什么?D、从这些话中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小结:是啊,多么善解人意的老人,多么用心良苦的老人,不只打动着小伙子还打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难怪我觉得他的话就像诗一般。E、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感受老人是一般的语言。教师创设情境引读。F、我们合作读读这段话,一组读当时的情况,一组读老妇人的话。师总结:老人这诗一般的语言汇聚成一个最简单的词,就是老人对我的鼓励对于一个毫无信心的人来说,一句鼓励的话就是莫大的支持和帮助。(2)“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A、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来谈谈你从老人的话中感受到什么?B、如果你就是这位初学小提琴的人,在灰心丧气的时候听到这样的话,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温暖、快乐、兴奋、激动)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C、一句话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我们一起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感觉。老师读当时的情况,女同学读老妇人的话,男同学读作者的感觉。2.感悟二:老人的眼神过渡:老人的语言是真诚的,作为一个自称耳聋的音乐教授,她鼓励、帮助我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平静、深沉、明澈的眼神。也就是神态描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一个关键词。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在文中共出现了几次?请找出来。(出示幻灯片)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A、读写结合,拓展延伸人们都说: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在这位老人平静的眼神背后似乎在告诉我们什么?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幻灯出示: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B、作者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对自己的鼓励、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