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四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打算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克第1页共43页和千克》。本课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1)留意以学生已有阅历为基础,供应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问。(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学问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肯定的感性相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相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克和千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1千克=1000克),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精确应用这第2页共43页两个质量单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班级学生的实际,并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问与技能方面来说,在详细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第3页共43页2.从过程与方法上来说,经验视察、实践、估计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用质量单位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物体的质量,在与同伴合作中解决质量问题,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3.从情感、看法和价值观方面来说,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同时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自主探究的精神。以上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达成了德育、智育、学问与实力的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相识,也明白要第4页共43页想知道物体的轻重不能光靠眼睛去视察,必需用秤来称一称。这说明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他们对质量的单位还缺乏相识,特殊是1克、1千克的质量概念,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在任务定位时,将教学重点确立为使学生感受并相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难点是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算物体质量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中指出:“在详细生活情境中,感受并相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洁的换算。”二年级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第5页共43页广泛的应用,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先让学生课前调查,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质量的生活阅历。学生通过走进商店、超市、农贸市场去调查,发觉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质量,学生很自然地相识了各种各样的秤,以及如何看秤。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为本堂课教学奠定了基础。本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体现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通过学生的主动地视察、试验、揣测验证、推理与沟通等活动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体验到数学就在学生身边,让学生通过克和千克的学习,相识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第6页共43页发学生接着学习数学的爱好和热忱。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纳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诱思探究等方法。这样的教法既突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生的学问基础及认知规律,本节课主要采纳分组试验法,并把所学学问与生活中熟识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学问,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能顺当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依据课堂设计的须要,我打算了多媒体课件一套,盘秤一个,天平一台,水果两个(一大一小),重1千第7页共43页克的商品4种。学生每人打算一个2分硬币、三袋分别约为1克、10克、100克重的大米和两袋500克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