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_说课稿(4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声声慢》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日说课的课题是《声声慢》。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部分来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声声慢》选自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鉴赏唐诗宋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整体把握诗词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品味诗词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目的是培育学生初步鉴赏诗词的能力。欣赏诗词要在反复的诵读中,运用联想和想象,探究它的意境和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新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教学强调“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和修辞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能力:①学会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南渡后的生活,理解词人为何生愁;②学会品味语言,解读意象,揣摩凄惨哀伤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①先直觉感知,再深化探究,后情感提升。逐层深化,循序渐进;②在诵读中体会,在赏析后诵读;③学生自主探究,老师营造情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深深理解与同情遭遇坎坷的女词人。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如下: 1、诵读。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二法门。本课教学以诵读为线索,串起对内容、意象和情感的品味与赏析。 2、诗歌作品的核心在于意象和意境的创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品味情感。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3、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三、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① 诵读感悟法诗词教学贵在多读。本词是宋词中的经典,文辞优美,感情浓郁,我要仔细引导学生诵读,在诵读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诗词中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在诵读的过程中质疑,思考,品析,鉴赏。② “自主合作探究”法。在教学中设计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中大胆质疑解决问题。③.比较法通过与《一剪梅》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