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儿童眼发育,重视眼保健关注儿童眼发育,重视眼保健金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科陆菊珍2010年10月2•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类主要是通过视觉得到各种信息,有80%以上的信息是用眼睛获得的•眼睛不仅作为接受信息的主要器官,而且能够发送和传递信息,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都要靠双眼表现3眼球的结构与功能•眼球的结构在功能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保护、支持、营养系统二是屈光感光系统眼睛的成像过程与屈光感光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屈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等屈光间质组成当眼睛注视一物体时,物体经过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4眼球的简易结构图5儿童视觉发育特点•孩子在出生时眼睛的结构已经具备,但视觉功能是在出生后逐渐发育成熟。包括四个方面:•形觉•光觉•色觉•立体视觉6形觉的发育•形觉是人的眼睛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即一般所说的视力。•视觉信息通过视中枢的综合和分析,形成完整的形觉。6岁时儿童视力发育达到正常7光觉发育•光觉是视觉器官对外界光线的感受能力,担负着夜视觉作用;•胎儿7个月后对外界光线刺激有反应•产生光觉的物质基础是视杆细胞内的视紫红质,维生素A缺乏会出现暗适应延迟,甚至夜盲。8色觉发育•红色是人的眼睛感知的第一种颜色;•出生半个月对红色有反应,到4-5个月后可辨别多种颜色•一岁半左右能识别1-2种主要颜色,3-4岁已初步辨认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儿童色盲绝大多数是先天性色觉异常,为性染色体隐性遗传9立体视觉的发育•立体视觉是双眼在具有同时知觉和融合功能基础上的一种独立的双眼视功能,是双眼视觉的最高形式,是双眼视觉的整体效应•双眼视功能出生后开始逐渐发育。在1-2岁大体形成双眼视觉,到6-8岁基本完善10婴儿及儿童时期眼的解剖发育•眼外肌:新生儿眼球运动不协调,双眼无共同运动1周内内斜视及眼球震颤为生理现象4周眼球运动开始配合5-6周眼球追随物体转动泪器:1-1.5周后泪腺开始分泌泪液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为膜状物(Hasner瓣)封闭,4周后萎缩消失出生时视觉器官解剖结构发育几近完成11儿童时期眼的解剖发育•外形:新生儿眼球的前后径约16mm1-3岁迅速增大3-4岁增长缓慢5-6岁接近成人约24mm虹膜:色素颗粒多,“眼睛黑又亮"瞳孔:小,1.5mm,散瞳剂不敏感(开大肌力量弱)近视眼瞳孔较大远视眼瞳孔较小12儿童时期的视觉发育视觉功能在外部条件刺激下逐步建立和完善足月儿:光感1-2周:闭睑反应,瞳孔对光反射,无目的的眼球运动5-6周:注意较大物体2月:眼球随人转动,开始出现瞬目反射3月:开始注视4月:抬头,看自己手8月:稳定的固视2岁:可以追逐天上的飞机3岁:视力可达0.6-0.84岁以上:达到正常视力13新生儿及婴幼儿视觉发育行为•出生2-4周:对红色物体有反应,红光或是红色物体能够吸引眼球运动和短暂注视•1个月后:两眼可凝视光源,开始表现头眼协调•2个月:两眼同时注视一物体,有瞬目反应和固视反应•3个月:眼睛能随着所盯视东西的水平、上下移动而移动,物体向眼前移动,眼球随之内转•4个月:眼睛能随着所盯视东西的水平、上下移动而移动,两眼随移动的物体移动180度•5个月:能够长时间注视物体,出现追随运动•7-11个月:能看到如绿豆大小的物体•11-12个月:区别简单的圆、方块、三角等几何图形14儿童常见的眼病•婴儿溢泪•上睑下垂•倒睫与乱睫•先天性白内障•屈光不正•结膜炎15儿童常见眼病•婴儿泪溢出生后即泪溢可伴有新生儿泪囊炎表现:流泪、脓性分泌物病因:Hasner瓣或鼻泪管异常治疗:挤压按摩泪囊(从上向下),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半岁以后泪道探通16•上睑下垂定义:向前注视时,上脸缘遮盖角膜超过2mm。治疗:瞳孔未遮盖,建议5岁后手术瞳孔遮盖建议早期手术17•倒睫与乱睫定义:倒睫指睫毛向后生长,乱睫是指睫毛不规则生长。两者都致睫毛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态。由于睫毛向后摩擦刺激角膜,而表现常有眼痛、流泪和异物感。如果长期摩擦眼球可导致结膜充血,角膜溃疡等。治疗:倒睫少者,可用拔睫镊拔除;较多者可手术矫正。18•先天性白内障病因:遗传孕期宫内病毒感染(风疹、水痘、麻疹、腮腺炎)孕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