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4页鞍山市城市交通新格局发展报告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迅猛发展的新阶段。城市道路交通网系统是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本着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相统一、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域内交通与域外交通相统筹、地上交通与地下交通同步推进、鞍海城市一体化的原则,全力打造鞍山城市交通大格局。调整后全市新增主次干道60条,新增道路总里程600公里。形成了“十横八纵五环十射”的道路交通系统。调整后的鞍山道路交通系统有效的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城市面积由154平方公里扩展为近800平方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彻底改变了“十字加环路”的单一道路形态,有效的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2页共14页第1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第2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4页一、主要道路规划依据《鞍山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要打破原有的“十字加环”结构模式,“化环为轴”呈放射状发展,最终形成“十横八纵五环十射”的道路交通系统。具体规划情况规划如下:十横1、万水河北路:万水河北路位于万水河北侧,西起沈大高速公路,东至东环路;全长14公里,规划红线50米。其主要功能是城区北部连接沈大高速公路至千山风景区的一条交通主干线。2、千山路:西起沈大高速公路,东至千山风景区正门,全长28公里,规划红线50—70米。其主要功能是鞍山市区东西向的中轴线。3、解放路:西起腾蝥新城,东至大孤山,由原解放路、机场路组成,全长21公里,规划红线50—60米。其主要功能是连接机场至主城区的重要交通通道。4、四方台路:西起腾鳌机场,东至南环路,由原高新大道、四方台路、新建的南环线组成,全长15公里,规划红线50米。其主要功能是经通海大道进入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的一条交通干道。5、南三坏:西起腾鳌高速公路出口,东至解放路,由原旧腾路、旧堡路、旧腾路东延路段组成,全长18公里,规划红线50米。其主要功能是连接腾鳌高速公路出口至千山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6、南四环:西起腾鳌新城,东至汇园路,全长16.0公里,规划红线50米。其主要功能是汤岗新城北部一条重要交通干道。7、鞍南大道:西起辽宁中部通海产业大道,东至东环路,全长36公里,规划红线70米。其主要功能是汤岗新城东西向的中轴线,是连接沈西工业走廊、沈大高速公路的重要干道。是汤岗新城对外重要的连接线。8、御泉路:西起沈营公路,东至汇园路,全长19公里,规划红线50米。其主要功能是连接东四方台温泉区和汤岗子温泉城的一条主干路。9、宝泉路(暂名):位于宝石山、金斗凤凰山南侧,西起沈大高速公路,东至汇园路,全长19.5公里,规划红线40米。其主要功能是汤岗子温泉城内连接各重要景区的景观路。10、永泉路:西起沈营公路,东至园林南路,全长15.8公里,规划红线50米。其主要功能是汤岗温泉城南部的分界线,是鞍山南部近海港务区、保税物流区的重要道路。八纵1、高西大道:位于沈大高速公路西侧,北起鞍山市界,南至海城海牛路,全长41公里,规划红线30—40米。其主要功能是连接达道湾经济开发区西部各工业园区、达道湾新城居住区重要道路。2、腾海路:北起腾鳌镇,南至海牛路,全长24公里,规划红线40米。其功能是鞍海经济连接带重要连接线。第4页共14页第3页共14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4页3、通海大道:北起建设大道,南至海牛路,经辽宁中部通海大道,直达营口港。该路是城市西部的一条重要产业大道,穿越灵山工业园区、达道湾工业园区、宁远工业园区、腾鳌工业园区、海城开发区,全长40公里,规划红线40—60米,是鞍山对外联系的重要连接线。4、建设大道:北起鞍辽界,南至海城外环,全长48.5公里,规划红线40—60米。其功能是连接西部物流园区、汤岗温泉城及海城市的一条重要通道。5、鞍海路:北起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