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小说全集》有感张爱玲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我欣赏她的朗朗性情,爱屋及乌,我喜欢她的每部作品。我的生活平淡地索然无味,每每读她的书,走近她的故事中,我感觉世界都是五彩斑斓的。她的出身,她的爱情,她的追求,她的生活,她眼中的世界都是和我那么的不一样。这个寒假,短短得二十几天,我把张爱玲的小说全集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有时,我觉得我们是那样的相似,但又是那样的不同。如她,我同样厌恶人群,讨厌应酬,不喜欢结交朋友,更不会说那所谓的‘人’话;如她,我的思想深处同样蕴藏着悲观的底色,还有一丝若隐若现的厌世情怀。从表面来说,不同的是她是作家,是文学的创造者,是生活大写的人;而现在的我,只是一个可以拿笔,可以写字,可以有梦的人。但说白了,我们同样都是在唱生命之歌。人们大都喜欢在晚上做梦,正如我的文字一样,只有在夜深人静,万家灯火进入梦乡之际,才开始在白宣纸上淡淡流淌,流淌成我那相依相守的文学梦。我写文章从来没有规律,没有法则,只是随心情而记,记下的必是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也许你不喜欢,但那却是来源于自然的最初的灵感。我一直以为我可以永远这样简单的写下去,写我想写的,写我的梦,写我的情。可谁曾想到喜欢在夜间尽情追逐文学梦的游者,却也会在阳光下迷失自我。是的,黑暗并不可怕。它虽可以藏匿荣誉,美德,高尚,但也可以埋没虚伪,罪恶,低俗。黑夜反而让人感觉安全,倒是光明,亮的让人学会了虚伪,让人忘却了自己。阳光下的世界五彩缤呈,人的虚荣心在对比中才会膨胀,人与人的差异往往使人自己蒙蔽双眼而迷失方向。我再也不甘心,不甘心只成为会写字得人,只要能‘编出’‘天之骄子’爱看的东西,我必能一举成名,拥有权力金钱,而写他们爱看的东西就如同在阳光下走路一样简单,阳光下我们可以很容易看清他人。正如想象中的一样,编东西简单之极,狂话三千还不易如反掌,我几乎写到不能停笔,一个个“人中龙子”在我的虚捧第1页共4页中神游三宫,我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可是,渐渐地,我厌倦了写字,厌倦了生活,更厌倦了自己。为何有了金钱却感受不到快乐,有了权力就没有了知己,我到底想要什么。黑暗中我撕碎了所有的纸张,一如我那苍白的世界。我被吓出一身冷汗,哦,还好只是一场虚无的梦。睁开眼睛,四周仍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原来刚才想着想着睡着了,夜空中点点繁星在提醒人:宇宙之大,人何其渺小也。帝王诸侯到头来不也沉入历史的尘土而不见了踪影。做好一个凡夫俗子应该做的便够了,我想起了海子,想起了春暖花开,面朝大海。张爱玲小说全集总共有33部长短篇小说,每部小说的主人翁都在张爱玲的笔下复活,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符合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世人所有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认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1不如挑选一部小说《半生缘》,可以细细品味。《半生缘》的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旧上海。顾曼桢、许叔惠、沈世钧三人同在一个纺织厂工作,曼桢个性温柔坚强,叔惠开朗活泼,在相处中,曼桢与温和敦厚的世钧相爱了。曼桢的姐姐曼璐为照料全家老小7人,十七岁时离开初恋情人豫谨开始了舞女生涯,但家人并不能真正理解曼璐,认为她丢尽了家人颜面。如今曼璐年华老去,为了后半生有所依靠,决定嫁一个靠得住的人,这个人就是祝鸿才。从此,维护“祝太太”这个名分成了她最重要的生活支柱。世钧与曼桢的爱情也受到了世钧母亲的极力反对。沈母一直希望世钧能与青梅竹马的南京名门石家小姐石翠芝结合。婚后的祝鸿才原形毕露,花天酒地,曼璐为保住名分,决定生一个孩子来留住祝鸿才,然而以往的多次堕胎使她有心无力,觉察到丈夫看上了妹妹曼桢后,曼璐策划出一条姐妹共伺一夫的毒计。懦弱的顾母默许了曼璐的做法,趁世钧回南京之际,祝鸿才强暴了曼桢。从南京回来的世钧从顾母处听说曼桢嫁给了豫谨,郁闷中接受了与第2页共4页石翠芝的婚姻,而备受凌辱的曼桢在生下一个男孩后终于逃离祝公馆,去了一个小地方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