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的意义中风后别忘康复治疗脑中风是导致长期残疾的首要病因。中风病人常见功能障碍为偏瘫、失语、认知、意识障碍等,如果卧床时间太长,则会出现关节挛缩、畸形、肩痛、肩关节脱位、足下垂、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有的病人不经过正规运动训练,由自己家人盲目锻炼,造成误用综合征,上肢是挎篮状态,下肢呈划圈步态,造成终身残疾。目前国内对脑中风的康复治疗,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及经济上的问题等,存在着许多障碍。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慢,康复作为一种理念,也没有被临床医生所接受,很多患者的早期康复时机被贻误。有的医院考虑经济效益,不愿在康复医疗上投入,目前,在我国设立康复病房的综合医院寥寥无几。同时康复治疗与神经内科治疗存在着严重脱节,有的病人在内科治疗数月后转到康复门诊治疗,而此时大多数病人已产生了严重的废用综合症,出现废用性肌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疼痛、骨质疏松、足下垂、足内翻等,些时治疗费时费力,有的甚至不可能纠正。还有一些患者在观念上也存在误区,不愿花费几千元用于系统康复治疗,最终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其实这些病人病情稳定后,如能及时系统的进行康复治疗,帮助他们进行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正规的训练,他们大多数还是有可能避免残疾的。脑卒中康复最早时间为脑出血病人生命体征稳定后一周,脑血栓发病后第二天,神经体征不再继续发展,康复即可介入,一般而言,康复介入越早效果越好,越省精力、时间和经费,康复的最佳时期是在病后三个月以内。早期康复介入――预防残疾的关键有些人认为,中风病人住进医院,吃上药、输入液体就尤事大吉了,其实正是这种错误认知,导致了许多病人的残疾,严重影响了日后的生活质量。康复训练――切忌盲目中风患者,切忌犯两个错误,留下终身遗憾,其一,一味长期卧床静养,导致肌肉和神经的继发改变,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给康复带来困难,这在康复医学上称为“废用综合征”。其二,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康复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比方说,中风病人脑操作后,常常上肢屈肌张力高,甚至处于痉挛状态(手指、手脘向内屈曲,不能伸直),但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本应锻练手臂的伸展功能,却使用一种练握力的橡胶圈练习手的握力,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是强化了屈肌力量,越练手指和手节越伸不直,长时间锻练的后果是加重了手和臂的病态姿势和功能障碍,纠正起来很费时间甚至留下终身残疾。中风病人康复训练一定要循序渐进,贵在坚持,切忌急于求成,无论病情多重,只要有毅力,早期康复,坚持科学训练,都会有程度不等的收获。中风对人类有哪些危害中风不但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由于中风后病变区域的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如恢复不彻底,则遗留下偏瘫等后遗症,因而也是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中风的这一特点常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社会与家庭负担。美国有人统计,每年为中风幸存的病人要支付近2000亿美元并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料显示:中风病人有1/4会死亡,生存下来的3/4靠他人而生存,仅有小部分能完全恢复返回社会。较高的致残率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存者的低质量生活能力,造成本身的巨大心理压力。因此,中风对病人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危害。中风的先兆有哪些?不同类型的中风有不同的先兆,这些先兆预示着中风即将到来。当先兆发生时能够尽快识别,及时治疗,可以阻止疾病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程度。在众多的先兆中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1.头昏、头痛、头晕:如果这些症状与以往不同,或程度加重、由短暂性变为持续性,则提示有脑部血供障碍的表现,应及时就诊;2.肢体活动不灵活:手持物能力减退,下肢走路时感到无力、步子迈不开等;3.说话吐字不清、舌头僵硬;4.突然不明原因的跌倒或昏倒5.短暂性的意识丧失、记忆力减退、智力障碍;6.肢体或唇舌麻木:说明脑部的供血不足影响了感觉功能;7.突然出现一过性的视物模糊、眼前发黑、失明等;8.剧烈频繁的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9.全身性肢体软弱、乏力;10.鼻出血、眼底出血,特别是伴有高血压时;11.一侧肢体疼痛或自发性不自主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