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5)班2014年3月17日烟草原产于美洲,印第安人发现其中含有可以兴奋神经的物质,在部落会议和祭祀活动中吸食其燃烧的烟,西班牙殖民者将其带到欧洲,最早的西班牙水手回国喷云吐雾时,曾经使家乡的人大惊失色,认为他们和魔鬼打交道,但很快烟草的使用就奉行全欧洲并向世界普及。18世纪时烟草才传入中国。如果,你吸烟吸烟有哪些危害?????•有害身体健康•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香烟烟雾中的毒物•香烟,雪茄及烟斗的烟雾中,含有许多不同的物质,最有害的物质有三种,它们是焦油,尼古丁及一氧化碳,这三种东西是使得许多吸烟者早死的祸首。吸二手烟,会增加不吸烟者得肺癌的机率,有些牌子的香烟焦油及尼古丁含量较其他香烟为低,但是,世界上党政军没有一种完全“安全”的香烟存在。•危害下一代•孕妇吸烟或处于吸烟环境,烟碱可以通过胎盘危害胎儿,使胎儿的肝脏在母体内就受到烟碱的危害。胎儿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造成发育缓慢、体质虚弱;孕妇易发生早产、小产甚至死胎。吸烟对于青少年…•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50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15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率为33.9%,其中男性为61%(20岁以上男性吸烟率高达68.9%),女性为7%,全国吸烟人口近3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个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14岁即开始吸烟。青少年吸烟心理•1、好奇模仿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凡事都想试一试。•2、交往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3、虚荣心理: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认为吸烟时髦、潇洒,盲目追求、模仿。•4、夸耀攀比心理:在当今商品社会影响下,大款们摆阔气、讲排场,致一些有经济背景的青少年在人际交往中通过烟的档次来抬高自己的身价。•5、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功于脑力劳动。邓小平吸烟戒烟的故事邓小平吸烟戒烟的故事邓小平与中外朋友会见谈话时,经常是从抽烟开始的。1979年邓小平访美与卡特会谈。邓小平笑问卡特:“美国国会有没有通过一条会谈中禁止吸烟的法律?”卡特:“没有。”“只要我任总统,他们就不会通过这样的法律。你知道我的家乡种植大量烟草。”邓小平听后笑了起来,随即取出一支熊猫牌香烟吸了起来。对于邓小平这种开朗和坦率的性格,卡特十分喜欢。1980年8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乔治·布什。当布什首先转达对他夫人卓琳的问候时,邓小平说:“谢谢,她身体不如我好。”随即,布什问,她也同你一样吸烟吗?邓小平回答:“她根本不抽烟,所以她身体不好。”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吸烟危害健康。为此,家人十分替他担心,为他作出了种种限制性安排。1986年9月2日,他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迈克·华莱士的电视采访时,一如往常地掏出香烟。华莱士也要一根,可仔细一看觉得这烟不对劲:“哈哈,过滤嘴比烟还要长。”华莱士的这个发现使邓小平大为得意:“这是专门对付我的。我抽烟的坏习惯改不了啦。”原来,邓小平知道抽烟是坏习惯,于是也就愉快地接受了和睦温馨的家庭“强加”给自己的限制。1988年4月16日上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充满热烈气氛。邓小平健步走上去与来访的阿基诺夫人握手,并说:“欢迎你,我很高兴见到你。”双方入座后,邓小平说:“我抽烟啦。”阿基诺夫人说:“我不能对您说不能抽,因为我不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但在菲律宾,我们内阁开会,不许抽烟。”邓小平说:“这次人大我违反了一个规则,我习惯地拿起一支烟来,就有一个代表递条子,提出批评,只好马上接受,没有办法。”说完,双方都爽朗地笑了。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