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南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根底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过程、状况和结局作出全面的、恰如其分的评估,包括质的评估和量的评估。这项工作被称为班主任评价。()2.班级中不能存在同桌文化、小团体文化等一些隐性的亚文化。()3.主题班会的组织: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等几个阶段。()4.启发性原那么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5.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只需要老师努力就可以到达。()6.素质教育包含了从精英主义教育向全民教育的教育思想的转变。()7.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8.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范围地进行文化传播。()9.可以说,即使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也会产生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10.现代教育制度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二、单项选择题11.以下哪项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A、热爱学生B、加强自身道德素养C、热爱劳动D、热爱教育工作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班上学生分成假设干小组,每组推荐一位学生为领导者,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习时互相勉励。这种课堂教学的管理模式属于()。A.权威型管理B.放任型管理C.学生自主型管理D.人际关系型管理13.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被称为()。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4.华生提出,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的祖先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各种类型的人。这种观点反映的身心开展动力理论是()。A.原发论B.内发论C.外铢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5.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孟子•尽心上》是什么时期的著作?()A、汉代B、战国C、魏晋南北朝D、唐朝16.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17.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杜威I)、康德19.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理论认为()A、社会的价值高于人的价值B、人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一样高C、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D、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20.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是由()来规定的。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省教育行政机关D、地方行政机关21.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C、国家的社会制度D、自然环境22.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活动之中。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23.促进个体开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遗传素质B、环境C、个体主观能动性D、教育2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校外进行地理课的地形地貌测绘,这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演示法2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确实立26.某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抓分数,并把分数作为评定三好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各种平均分数作为评定各科教师教育质量的全部依据。学校的做法()OA.有利于学校升学率的提高B.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C.有利于培养学生特长D.不符合新课改的评价理念27.强制性、普遍性、根底性这三个特征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A课程目标的根本特征B教学方案的根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根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根本特征28.以下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方案()A德国B美国C加拿大D英国29.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学校课程D根底型课程30.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B能力C直接经验D间接经验31.与启发性原那么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