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哺乳期用药内蒙古医学院基础药理教研室马丽杰妊娠期疾病需用药物治疗或预防,药物具有二重性。60年代“反应停”造成数以千计“海豹儿”的降生,震惊世界。“反应停”事件唤起人们对药物致畸作用的高度重视,也改变了“胎盘屏障”是胎儿的天然保护神的设想。人们对孕妇用药产生恐惧。妊娠期应如何合理用药并保证母婴安全至关重要。妊娠期合理用药概述妊娠期合理用药概述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在孕妇体内的吸收吸收分布分布代谢代谢排泄排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妊娠期药物的吸收妊娠期药物的吸收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药物口服时,生物利用度与其吸收相关。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妊娠期胃酸分泌减少,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弱,口服药物的道平滑肌张力减退,肠蠕动减弱,口服药物的吸收延缓,峰值后推、偏低。吸收延缓,峰值后推、偏低。早孕时呕吐频繁的孕妇,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早孕时呕吐频繁的孕妇,口服药物的效果更受影响。影响。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妊娠期孕妇血容量约增加3535%%~50~50%,%,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血液稀释,心排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血液稀释,心排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出量增加,体液总量平均增加8000m18000m1,,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故妊娠期药物分布容积明显增加。妊娠期药物的分布妊娠期药物的分布药物与蛋白结合药物与蛋白结合妊娠期白蛋白减少,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很多蛋白结合部位被内分泌激素等物质所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泌激素等物质所占据,游离型药物比例增加,使孕妇用药效力增高。使孕妇用药效力增高。体外试验游离型增加的常用药:体外试验游离型增加的常用药:地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哌替啶,地塞米松,普萘洛尔,水杨酸,磺胺异嗯唑等。妊娠期药物的代谢妊娠期药物的代谢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妊娠期肝微粒体酶活性有较大的变化。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妊娠期高雌激素水平的影响,使胆汁郁积,药物从肝清除速度减慢;药物从肝清除速度减慢;妊娠期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妊娠期苯妥英钠等药物羟化过程加快,可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能与妊娠期间胎盘分泌的孕酮的影响有关。妊娠期药物的排泄妊娠期药物的排泄孕妇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孕妇心搏出量和肾血流量的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约过率增加约5050%,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主要从尿中排出的药物,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从肾排出的过程加快。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晚期和妊高症患者肾血流量减少,肾功能受影响,使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药物排影响,使由肾排出的药物作用延缓,药物排泄减慢减少,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应泄减慢减少,反使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应加以重视。加以重视。药物在胎盘的转运药物在胎盘的转运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在妊娠的整个过程中,母体母体--胎盘胎盘--胎儿形成一胎儿形成一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的个生物学和药代动力学的单位,三者中胎盘这一胎单位,三者中胎盘这一胎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儿的特殊器官起着重要的传送作用。传送作用。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胎盘有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具有生物模特性,胎盘有代谢和内分泌功能,具有生物模特性,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相当多的药物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药物在胎盘的转运部位是血管合体膜(vasculo-syncyticalmembrane(vasculo-syncyticalmembrane,,VSM)VSM),膜,膜的厚度与药物的转运呈负相关,与绒毛膜表面的厚度与药物的转运呈负相关,与绒毛膜表面积呈正相关。积呈正相关。妊娠晚期时妊娠晚期时VSMVSM厚度仅为早期妊娠的厚度仅为早期妊娠的1010%左%左右。右。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药物通过胎盘的影响因素1.1.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高的药物易经胎盘扩散进入胎儿血循环。散进入胎儿血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