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知识未央区徐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呼吸道传染病的基本介绍•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性炎、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例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等。•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的情况:☆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流感: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麻疹: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痘:全身症状轻微,皮肤黏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疱疹与痂皮。•风疹: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黏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道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易感性: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一般情况下,疫苗两周后即可产生抗体)甲型HINI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初始将此型流感称为“人感染猪流感”,后将其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6月11日,WHO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升为6级,全球进入流感大流行阶段。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本诊疗方案是在7月10日第二版诊疗方案基础上,依据近期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我国甲型H1N1流感诊疗经验修订而成。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其疾病规律仍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一、病原学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0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virusA)。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为80nm-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负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条件下30分钟可灭活。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引起感染。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证。(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呈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二)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2.血生化检查: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升高。3.病原学检查:(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结果可呈阳性。(2)病毒分离: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