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与防治VIP免费

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与防治_第1页
1/51
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与防治_第2页
2/51
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与防治_第3页
3/51
人群心血管病流行与预防治什么是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是一组心脏和血管疾患,包括:1、冠心病——心脏肌肉供血血管的疾病2、脑血管疾病——大脑供血血管的疾病3、周围末梢动脉血管疾病——手臂和腿供血血管的疾病4、风湿性心脏病——由链球菌造成的风湿热对心脏肌病和心脏瓣膜的损害5、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存在的心脏结构的畸形6、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腿部静脉出现血块,它可移动至心脏和肺部。心脏病发作和中风通常是急性事件,主要是由于堵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心脏或脑部。这种情况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心脏或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堆积有脂肪层。中风也可能是因脑血管或血栓出血造成。心血管疾病危险性高血压影响到美国5000万和中国2亿(全球10亿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如不对血压进行广泛有效的预防性措施,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会进一步增加。Framingham心脏研究提出,55岁血压正常的人,有90%的可能一生中发展为高血压。血压和CVD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连续一致,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它的危险因素。血压越高,患心肌梗死、心力衰竭(HF)、中风、肾病的机会越多。年龄在40到70岁之间、血压在115/75到185/115mmHg的个体,SBP每增加20mmHg或DBP每增加10mmHg,其CVD的危险性增加一倍。准确测量诊室血压通过听诊测量血压需要读数准确的合格血压计。患者应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静坐至少5分钟,而不是在检查台上;应双脚着地、上臂置于心脏水平。应定期测量直立位血压,特别是有体位性低血压危险的患者。为保证测量准确,须使用适当大小的袖带(袖带内的气囊应至少环臂80%)。血压至少应测量2次,听到第1音时的水银柱高度为收缩压,而声音消失前的水银柱高度为舒张压。高血压:即使是血压升高自己也几乎是感觉不到什么症状的。所以有些一向看上去很健康的人会患多种疾病而致死。因此高血压又被人称作“无形的杀手”。低血压:血压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所以低血压的人不必太担心。但有眩晕和立起时目眩等症状的人,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血压能及时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了解自己的血压,并进行管理是有必要的。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利于患者监测降压治疗的效果,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评估白大衣高血压。在家测量的平均血压≥135/85mmHg应考虑为高血压。家里的血压计应定期校准。体格检查包括正确测量血压,比较并核实对侧血压,检查眼底,测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测量腰围也非常有用;听诊颈动脉、腹部、股动脉;甲状腺触诊;全面检查心肺;检查腹部有无肾脏扩大、肿块及异常主动脉搏动、下肢水肿及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我国心血管病人群监测的发起及监测结果卫生部根据中国两院院士、中国心胸外科的先驱英恺教授的提议开始了我国心血吳管病发病率调查研究由最初北京的40万到十七个省市270万人口监测的七五攻关项目我国人口中患病原因分析病因:心脑血管病肿瘤意外及传染病患病率:50%25%25%260万/年一、高血压1961年美国报道了心血管疾病6年的随访研究结果,首次确定了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后为国内外的众多研究所证实。现有资料充分表明,无论男女、无论何年龄组、无论收缩压与舒张压,皆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正相关。心血管疾病18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在死于心血管疾病的45~74岁人群中,有73%的男性和81%的女性先前已有某种程度的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二、高脂血症1)许多研究均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清TC水平与脑卒中关系的结果不尽一致,这主要是由于脑卒中包括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种不同病理类型所致。研究表明,血清TC水平升高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而血清TC水平过低则增加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2)多数研究表明,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3)许多研究皆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血管病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三、超重与肥胖反映超重与肥胖程度常用的指标是体重指数(BMI)。BMI为体重(kg)/身高(m2)。WHO规定,BMI<18.5为体重过低;18.5~24.9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人群心血管病的流行与防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