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教学查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病理导入病理导入患者女,女,患者女,女,4848岁,岁,1111床,住院号:床,住院号:27982798,,因“发现右侧乳头破溃三月”入院;体格检查:因“发现右侧乳头破溃三月”入院;体格检查:TT::36.1℃36.1℃,,P:72P:72次次//分,分,R:18R:18次次//分,分,BP120/80mmHgBP120/80mmHg;神志清醒;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明显异常,双乳对称,右乳外上象平稳,心肺无明显异常,双乳对称,右乳外上象限可及大小约限可及大小约3cm*3cm3cm*3cm的质硬肿块,边界不清,的质硬肿块,边界不清,压痛(压痛(--),右侧乳头表面可见皮肤溃破,少血),右侧乳头表面可见皮肤溃破,少血渗液,乳头无溢液,橘皮征(渗液,乳头无溢液,橘皮征(--),左乳未及明),左乳未及明显异常,双侧腋下未及明显淋巴结。实验室及其显异常,双侧腋下未及明显淋巴结。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我院他辅助检查:我院指示指示:右乳多发点状钙化灶。:右乳多发点状钙化灶。主任指示:患者目前诊断为“右乳肿块”,考虑主任指示:患者目前诊断为“右乳肿块”,考虑恶性恶性病历导入病历导入可能大,有手术指征,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可能大,有手术指征,完善相关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拟于明日在全麻下行“右乳肿块切除拟于明日在全麻下行“右乳肿块切除++术中冰冻术”,完术中冰冻术”,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并与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手术风险,善相关术前准备,并与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手术风险,谈话签字,明日手术。谈话签字,明日手术。术后记录:术后记录:患者今日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患者今日在全麻下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右乳外上象限,大小约中见肿块位于右乳外上象限,大小约4cm*4cm4cm*4cm,质硬,边,质硬,边界不清,右侧乳头可见皮肤溃烂,完整切除肿块,并取界不清,右侧乳头可见皮肤溃烂,完整切除肿块,并取0.5cm*0.5cm0.5cm*0.5cm乳头皮肤,术中病理示:右乳导管内癌伴微乳头皮肤,术中病理示:右乳导管内癌伴微浸润,右乳头浸润,右乳头paget’spaget’s病,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手病,遂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顺利,置腋窝负压引流管一根,术后病人安返,给予止术顺利,置腋窝负压引流管一根,术后病人安返,给予止血、补液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血、补液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乳腺癌是指乳腺癌是指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起源于乳腺导管上皮及乳腺小叶的恶性肿及乳腺小叶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女性中瘤,是全世界女性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概念疾病介绍疾病介绍乳腺癌是以女性为主的疾病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统计男女比例患病几率1:100发病年龄从20至25岁开始乳腺癌得病率增加45到50岁达高峰。早筛制度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死亡率却不断下降,其原因不仅得益于女性乳腺癌筛查和早诊制度的建立,更得益于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综合诊疗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乳腺癌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许多研究资料表明,乳腺癌的发生除去出生地的因素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发生除去出生地的因素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1.1.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雌激素的活内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雌激素的活性对乳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月经过早来潮(小于性对乳癌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月经过早来潮(小于1212岁)或绝经晚(迟于岁)或绝经晚(迟于5555岁),未生育,晚育(第岁),未生育,晚育(第一胎在一胎在3535岁以后)或生育后不哺乳,乳癌的发生率岁以后)或生育后不哺乳,乳癌的发生率较高。较高。2.2.病毒:致癌性病毒:致癌性RNARNA病毒可能与乳腺癌相关。病毒可能与乳腺癌相关。3.3.乳腺非典型增生: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乳腺非典型增生:有乳腺导管和小叶非典型增生增生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原因44..遗传和家族史:乳癌在家族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