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个人先进事迹-年轻的心越飞越高VIP免费

个人先进事迹-年轻的心越飞越高_第1页
1/2
个人先进事迹-年轻的心越飞越高_第2页
2/2
个人先进事迹:年轻的心越飞越高冬日午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偌大的校园里,一个戴着近视镜、脸庞上还有一丝稚气的男生匆匆走来。他就是胡铃心,南航航空宇航学院05级研究生,一颗年轻的“科技创新之星”。一系列奖项记述着这位23岁青年的发明创造轨迹。中学阶段,便有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他捧回最高奖;在由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和中国宇航协会联合举办的“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国际创新竞赛”中,他的作品以绝对优势获得亚洲赛区第一名。胡铃心说。“航空航天事业是我从小的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阶段的胡铃心有十多项作品在各类科技发明比赛中获奖,其中一个设计方案获得XX省创新设计大赛第一名。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陈一坚院士看到他的方案后非常高兴,鼓励这个对飞机有着某种痴迷的少年报考航空航天院校。2001年,胡铃心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破格录取到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同学谈勤怡的眼里,胡铃心是个“忙学习、忙比赛、忙试验的工作狂”。翻阅他的成绩单,几乎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胡铃心说:“航空航天是一项尖端科技,没有高等数学等课程作基础,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可能有大的成绩。”在导师昂海松教授眼里,胡铃心是个能够把学习和科研融合起来的好学生,“胡铃心有敢于创新的勇气、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断追求的抱负”。2004年底,在准备“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国际创新竞赛”项目时,胡铃心选择了难度最大的方案———“太空线缆系统”。据昂海松介绍,这种太空器国内知之甚少,国外也才刚刚有人开始探索,胡铃心的选择显示了他敢于创新的勇气。研究“太空线缆系统”时,没有现成的设计供参考,胡铃心与同学一起做理论计算分析,设计详细结构,做动态运动模拟。他的作品“‘多面手’太空线缆系统”在来自清华、中科第1页共2页大、北航等知名高校以及中科院等研究机构的众多一流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亚洲赛区第一名。回首成长历程,胡铃心认为,学校的培养是他能够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航空宇航学院在胡铃心一入学时,就指定当时的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昂海松教授为他的本科阶段指导教师,提前吸收他参与有关科研活动。2002年,胡铃心和合作伙伴将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微型扑翼式飞机,在这一领域,他的创新潜能得到了较好的挖掘。经过一年半的努力,胡铃心的第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微小型可控扑翼飞行器”便荣获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为他日后的科技创新活动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大学生飞机创新研究室”,胡铃心和他的同学们得到了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学校设立的每年40万元的“大学生创新基金”,为胡铃心等学生的创新科研提供了经费支持……在自身执着努力和党组织的悉心培养下,2003年6月,胡铃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站在南航学生科技成果展的运载火箭模型前,胡铃心说他童年时的梦想正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将来要做一个具有世界领先水平航天器的总设计师。第2页共2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个人先进事迹-年轻的心越飞越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