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验检疫学AnimalTestingandQuarantine动物检验检疫学内容及涉及领域•主要内容:检验检疫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检疫技术与方法(常规检疫和实验室检验)、动物性产品及检验、消毒及处理、几种主要流行病检疫。•涉及领域:法律、分子生物学、化学、兽医学(微生物学、寄生虫、流行病学、免疫学、诊断学、解剖学)、生物化学、食品卫生学等多个领域和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动物检验检疫学课程•共51学时•理论36学时•实验15学时主要参考书1.动物检验检疫工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编写20042.动物疫病防治员中国农业出版社农业部人事劳动司编写20043.兽医传染病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吴清民主编20024.检验检疫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戴诗琼2002.9主要参考书•动物病理学检验彩色图谱张旭静2003农业出版社•动物防疫标准汇编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动物防疫检疫技术与法规郑文波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刘健农业出版社2001•动物检验检疫彩色图谱孙锡斌农业出版社2004何谓动物?•在动物防疫法中所使用的动物一词,并不是泛指动物界,因为动物界包括一般能自由运动、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为食的所有生物,已发现的共三十五门七十余纲约三百五十目,已知的有一百五十多万种,分布于地球上所有海洋、陆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农田、水域以及两极在内的各种生境。如果从人来说,人类也是动物界的成员。7•所以,动物防疫法中的动物一词,并不是一个统称,它包括不了整个动物界,不能是泛指所有的动物,而是有特定的含义,也就是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这里就对动物防疫法的调整范围作了明确的界定,即家畜家禽,人工饲养的家畜家禽以外的一些动物,合法捕获的一些野生动物。8动物检疫发展简史检疫(Qua-rantine):源自拉丁文quarantum,本意是40天,源于14世纪的欧洲。当时,每当有外来船只抵达口岸时,为了防止货物或人员携带病原,口岸当局把船员和货物滞留船上,必须经过40天的观察和检查后,如果没有发现传染病才允许登陆。这种措施当时仅是为了防止人类疾病的传播,但起到了很大作用。后来这种措施扩展到对动植物及其产品的管理,就产生了专门的动植物检验检疫,专门针对动物的检疫就称为动物检疫。各国并相应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人员。9我国的动物检疫发展•我国的动物检疫是在上个世纪30年代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建立后也只是针对运输环节的检疫,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和管理。在1982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动植物检疫条例》颁发后才有了正式的法律内容,1992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同时发布了一批新的技术标准和规程。10•1998初,根据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由原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原卫生部卫生检疫局和原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共同组建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归国家海关总署领导,这标志着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定”方案规定,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是主管出入境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商品检验的行政执法机构。11动物检疫概念•概念:动物检疫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由法定机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检验项目和标准,对有关动物及其产品和其他相关物品实施科学检验鉴定与处理的一项强制性的技术行政措施。•作用:①监督作用。②防止染病动物及产品进入流通环节。③消灭某些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④维护动物及产品的对外贸易,保护人体健康。12动物检疫•目的:在于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的传入,促进经济贸易,保护养殖业发展和人员身体健康。动物疾病的概念动物疾病指动物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而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复杂的相互斗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体表现出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使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发生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与体征,并造成动物机体生产与生殖性能下降和经济价值的降低。动物疾病的特点•疫病必须在一定条件、一定环境中病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