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分析乐山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吴林军动脉血气分析不仅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重要方法,而且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重点讨论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判断。酸碱来源可经肺排出的挥发酸—碳酸;是体内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H2CO3→HCO3-+H+肾排出的固定酸—主要包括硫酸、磷酸、尿酸、丙酮酸、乳酸、三羧酸、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等。碱性物质主要来源于氨基酸和食物中有机酸盐的代谢。酸碱平衡机体调节酸碱物质含量及其比例,维持血液pH值在正常范围内的过程。PH的正常范围为7.35~7.45,其动态平衡依赖于:细胞外液的缓冲作用肾和肺的代偿功能机体调节1、细胞外液缓冲系统:HCO3-/H2CO3是最重要的缓冲系统,缓冲能力最强(含量最多;开放性缓冲系统)。两者的比值决定着pH值。正常为20/1,此时pH值为7.4。其次红细胞内的Hb-/HHb,还有HPO42-/H2PO4-、Pr-/HPr。2、肺呼吸:PaCO2↑或PH↓使呼吸中枢兴奋,PaCO2↓或PH↑使呼吸中枢抑制。通过调节使HCO3-/H2CO3趋于20/1,维持PH值的相对恒定。3、肾脏排泄和重吸收:①H+分泌和重吸收:CO2+H2O(在CA作用下)←→H2CO3→H++HCO3-近端小管和远端集合小管泌氢,对碳酸氢钠进行重吸收。②肾小管腔内缓冲盐的酸化:HPO42-+H+→H2PO4-氢泵主动向管腔内泌氢与HPO42-成H2PO4-。③NH4+的分泌: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的作用下)→NH3+HCO3-NH3+H+→NH4+通过Na+/NH4+交换,分泌到管腔中。集合管则通过氢泵泌氢与管腔中的NH3结合成为NH4+。4、细胞内外离子交换:细胞内外的H+-K+、H+-Na+、Na+-K+、Cl--HCO3-,多位于红细胞、肌细胞、骨组织。酸中毒时常伴有高血钾,碱中毒时,常伴有低血钾。PH、HCO3-、PCO2间的关系酸碱平衡的调节也可表示为:说明血液缓冲迅速,但不持久;肺调节作用效能大,30分钟达高峰,仅对H2CO3有效;细胞内液缓冲强于细胞外液,但可引起血钾浓度改变;肾调节较慢,在12-24小时才发挥作用,但效率高,作用持久。酸碱平衡紊乱酸碱负荷过度或调节机制障碍导致体液酸碱度稳定性破坏。分型根据血液pH的高低,<7.35为酸中毒,>7.45为碱中毒。HCO3-浓度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的,称代谢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H2CO3浓度主要受呼吸性因素的影响而原发性增高或者降低的,称呼吸性酸中毒或者呼吸性碱中毒。在单纯性酸中毒或者碱中毒时,由于机体的调节,虽然体内的HCO3-/H2CO3值已经发生变化,但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称为代偿性酸中毒或代偿性碱中毒。如果pH异常,则称为失代偿性酸中毒或失代偿性碱中毒。呼吸衰竭的类型及诊断标准Ⅰ型呼衰Ⅱ型呼衰定义缺氧而无CO2潴留缺氧而伴有CO2潴留血气结果PaO2<60mmHgPaCO2正常或下降PaO2<60mmHgPaCO2>50mmHg原因换气功能障碍通气功能障碍常见疾病ARDS、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严重肺部感染COPD酸碱平衡紊乱主要分为以下五型:代谢性酸中毒——根据AG值又可分为AG增高型和AG正常型。AG增高型代酸:指除了含氯以外的任何固定酸的血浆浓度增多时的代谢性酸中毒。特点:AG增多,血氯正常。AG正常型代酸:指HCO3-浓度降低,而同时伴有Cl-浓度代偿性升高时,则呈AG正常型或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特点:AG正常,血氯升高。呼吸性酸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和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以体内CO2潴留、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生增高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碱中毒——根据对生理盐水的疗效,将代谢性碱中毒分为用生理盐水治疗有效的代谢性碱中毒和生理盐水治疗无效的代谢性碱中毒两类。代谢性碱中毒是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为基本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呼吸性碱中毒——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主要是由于肺通气过度所引起的以血浆中H2CO3浓度原发性减少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有酸碱一致性和酸碱混合性之分。此外还有两种形式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酸碱一致性:呼酸+代酸;呼碱+代碱。酸碱混合性:呼酸+代碱;呼碱+代酸;代酸+代碱。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呼酸+代酸+代碱;呼碱+代酸+代碱。混合性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