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常见危重病重症的急救VIP免费

常见危重病重症的急救_第1页
1/127
常见危重病重症的急救_第2页
2/127
常见危重病重症的急救_第3页
3/127
第六章常见危重病重症的急救•第一节危重病症的现场急救原则、现场急救步骤(详见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节现场常见的危重病症现场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昏迷(包括昏迷、昏厥)•二休克•三急性冠脉综合症•四心律失常•五急性脑血管病•六支气管哮喘•七糖尿病昏迷•八咯血•九气胸•十急产•十一宫外孕昏迷•昏迷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出现的意识不清、不省人事、用任何刺激不能唤醒的急症。昏迷常为意识障碍的最严重阶段,是疾病的危险信号。•根据昏迷的程度可分为:浅昏迷、重度昏迷和深昏迷。•首要的是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因为昏迷时常有一系列严重的合并症,这些合并症常为致死的主要原因,所以对这些合并症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预防感染非常重要,需要细致而耐心的护理。若有高热或低温应对症处理。发生惊厥时,应积极有效地控制发作。若出现呕吐、呃逆、尿潴留亦应及时处理。昏迷病人常有生命体征的急剧变化。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多种生理参数(心功能、呼吸功能、体温、脑电图,各种生理反射等)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若合并休克、呼吸衰竭、颅内压增高及脑水肿、心力衰竭则应及时处理。必须及时应用强心剂。休克•休克是由于急性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搏出量不足或周围血流分布失常,引发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普遍性细胞功能受损、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休克的典型表现是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降低、脉搏微弱、神志模糊。•休克的现场急救原则:现场将患者置平卧位,下肢略抬高,头后仰并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通畅;给低体温者保暖,高热者降温;对外伤出血引起者,立即止血;有条件的给予输氧,测血压,并注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的变化;紧急呼叫EMS,或送至就近医院救治。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引起休克的病因是防止休克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休克的种类•1.失血性休克:急性失血超过全身血量的20%(成人约800毫升)即发生休克,超过40%(约1600毫升)濒于死亡。严重的腹泻、呕吐所致休克亦属此类型。•2.心原性休克:由急性心脏射血功能衰竭所引起,最常见于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高达80%。•3.中毒性休克:主要见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和败血症,死亡率为30~80%。•4.过敏性休克:发生于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致敏原刺激组织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而发。常见者如药物和某些食物(菠萝等)过敏,尤以青霉素敏最为多见,严重者数分钟内不治而亡。•5.神经原性休克:剧烈的疼痛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导致急剧而短暂的意识丧失,类似于晕厥。有时虚脱与休克相仿,但虚脱的周围循环衰竭发生突然,持续时间短,尤在及时补液后可迅速矫正,主要发生于大量失水、失血和大汗时,休克的死亡多由于肾、心、肺功能衰竭所致。休克的处理原则(1)低血容性休克:①尽快纠正和去除病因;②迅速补足血容量,以严重失血者,应输入胶体液为主;③及时止血、清创和处理外科情况,并预防感染。(2)感染性休克:①控制感染,根据细菌培养选择杀菌性抗菌素,并及时处理感染灶;②补充血容量;③纠正代谢性酸中毒;④合理选用血管活性药;⑤大剂量、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3)心源性休克:①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病;②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首选多巴胺、苄胺唑林、其次为间羟胺、硝普钠等;③强心药,可选用洋地黄、多巴酚丁胺或二联吡啶酮;④机械辅助循环或手术治疗。(4)过敏性休克:①立即脱离或去除致敏原;②即刻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1ml;③糖皮质激至少推注;④5%氯化钙20ml静注;⑤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呼吸;⑥氨茶碱0.25g加入20ml液体中静脉缓注;⑦必要时补液扩容及选用血管活性药物。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是包括不稳定心绞痛,非Q波心肌梗死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系列临床病征。•表现:病人胸前区突然出现压榨性的疼痛,常向左或右上肢、下颌、上腹部、后背等放射,疼痛一般持续几分钟,多不超过十多分钟。如病人表现为:近期心绞痛发作频繁、剧烈,口含...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常见危重病重症的急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