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P综合征嘉善第一人民医院马永珍HELLP综合征的定义HELLP综合征是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伴有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liverfunction)以及血小板减少(Lowplateletcount)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严重并发症。HELLP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1)HELLP综合征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研究认为妊高征孕妇血管内皮损伤是其主要病理改变。血管内皮损伤导致纤维蛋白沉积、血管痉挛和血小板激活、局部聚集增加与消耗。HELLP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2)全身血管痉挛、狭窄和纤维蛋白的沉积使红细胞在通过血管时发生变形和破坏,造成血管内溶血。由于红细胞内富含LDH(乳酸脱氢酶),在红细胞发生变形和破坏时,血中LDH升高。(正常范围血清中135-215U/L)HELLP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3)血小板激活而粘附于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同时血管的收缩痉挛也使血小板进一步聚集,使得血液中血小板消耗增加、数量减少;促使血栓环素A2(TXA2)和内皮素等收缩血管因子释放增加。HELLP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4)肝脏血管痉挛,肝窦内纤维素沉积导致肝脏血管内压力增加等,肝脏细胞缺血、坏死而使肝酶(ALT、LDH)释放入血,血中肝酶升高。肝被膜下出血、肝脏内出血、肝脏破裂。HELLP综合征临床表现极大的变异性。发生在妊高征的基础上,大部分患者有重度子痫前期的基本特征,约20%患者血压正常或轻度升高,少数(15-20%)无明显高血压和蛋白尿;多数(70%)产前诊断;30%HELLP产后诊断;本病可发生于妊娠中期至产后数日的任何时间,产后发生HELLP综合征半肾衰竭和肺水肿者,危险性更大。临床症状各异,80%以上患者右上腹部或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以及体重增加过快、水肿等;少数严重HELLP孕妇合并血尿、消化道出血、黄疸。HELLP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1)实验室检查为HELLP综合征确诊的依据,可以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指标的改善预示病人的康复在确诊妊高征的基础上;1.完全性HELLP综合征的诊断:-血管内溶血:外周血涂片异常(RBC变形,见球形红细胞;RBC破碎,见破碎红细胞;网织RBC增多);血清胆红素大于>20.5μmol/L(11.2mg/dl);血清结合珠蛋白<250mg/L;LDH(乳酸脱氢酶)大于600IU/L(敏感指标);-肝酶异常:ALT≥40U/L,或AST≥70U/L;-血小板减少:<100×109/L;2.部分性HELLP综合征的诊断:上述三项指标中任一项或两项异常。HELLP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2)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将HELLP综合征分为3级:Ⅰ级:血小板≤50×109/L;Ⅱ级:50×109/L<血小板≤100×109/L;Ⅲ级:100×109/L<血小板≤150×109/L;当血小板计数小于<50×109/L或出现活动性出血时要检查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除外DIC。鉴别诊断右上腹痛的鉴别:胆囊炎、病毒性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胃食管反流、胃炎、胰腺炎;尿常规及肾功能异常的鉴别:肾盂肾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症、输尿管结石;孕期血小板减少的鉴别:妊娠血小板减少、假性血小板减少、HIV、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DI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等。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1)妊娠特发,少见,母儿死亡率高;常发生于孕晚期,32~38周,半数并PIH(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疲乏、不适和头痛;70%恶心和呕吐、右上腹痛或上腹痛;渐进性黄疸、肝脏变小;疾病早期或肝外并发症发生之前,及时治疗,母儿预后好。妊娠急性脂肪肝(2)严重者,迅速发生肝脏衰竭、肝性脑病昏迷(60%)、55%DIC、50%肾衰;低血糖多见;实验室特点:低蛋白血症、纤维蛋白原下降、PT/APTT下降、血小板正常/下降、DIC;抗凝血酶II下降;低血糖、高血氨和贫血。肝酶上升、WBC上升;Bil(胆红素)、BUN(血尿素氮)、Cre(肌酐)和尿酸升高;妊娠急性脂肪肝(3)B超和肝脏活检;处理: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有效的支持疗法。二:产后溶血性尿毒症1962年首次报道,病因不清;主要损害脏器为肾脏;妊娠过程顺利、产后数周发生肾功能衰竭、微血管溶血性贫血、DIC;肾脏病理:微血栓、动脉损害。肌酐上升,纤维蛋白原正常,血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