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人民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社情民意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各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常用载体。社情民意信息以它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反映问题迅速、及时的特点,赢得了政府机关,特别是人大、政协的青睐。它抓取现实社会的某一热点问题,特别是民生民计问题,及时向政府提出改进和发展建议,是政府领导部门了解情况、作出决策的重要途径和依据。要撰写高质量的社情民意个人认为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一、要加强学习和调研1.加强学习,熟悉政策,扩大视野,广辟社情民意来源。政协委员应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历史、军事等各方面知识都有所涉及,即使不十分精通,也要略知一二。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高质量地反映社情民意。2.密切保持同本界别、本单位群众的联系,经常了解他们的愿望、意见和要求,包括容易被忽视的少数人的特殊要求,就近、就岗收集社情民意。3.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视察、专题调查等活动,尽可能地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实地掌握第一手材料。4.在自身的业务工作中和社会交往中,广泛接触各界人士,主动了解和收集社情民意。二、要选准切入点围绕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寻找课题。1.重大事件的反映。一些重大事件和敏感问题要及时听取群众的呼声反映。如:老城改造、安居工程、平抑物价、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供电问题、医疗保障、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等,要了解群众心里是怎么想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积极因素有哪些,消极因素是什么。并及时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迅速上报。2.难点问题的对策。如反腐倡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保障、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等委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第1页共4页点、难点问题,这类社情民意不能只求快,而应求深、求实,侧重点应该放在“怎么办”上,能够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3.重要决策的建议。在上级重大决策、重要文件出台之前,专项收集,专项反馈,经过综合梳理,报送决策机关。这类社情民意要注意收集意见的广度,既要考虑多数人的呼声,又要尊重少数人的意愿,尽量避免或减少决策的失误。4.日常生活的变化。要关注老百姓日常生活方面的事情,如春播秋收、衣食住行、子女上学、社区建设等。这类事情往往带有常规性,能否从中提取高质量的社情民意,关键在于抓变化,从常规生活中发现不寻常的地方。对于积极的变化,给予肯定,加以扶植;对于消极的变化提请党政部门注意,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加以引导。5.潜在问题的苗头。抓好这类社情民意,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政治洞察力和超前预测能力,能够把握事物的发展方向,抓准苗头,分析趋势,晓以利害,提出警示性建议,引起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注意。如十四届、十五届政协全会以来提交的关于我市城市道路交通缓堵保畅的社情民意,为我市城市道路改造换挡升级起到了一定作用。6.稳定中的不稳定因素。反映社情民意要关注人们思想认识上的“困惑点”,如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所产生的失衡心态等;关注矛盾的“易发点”,如企业改革、特困职工问题等;关注可能出现的矛盾“突发点”,如一些突发性事件因处理问题不妥善不及时,引发群众对立情绪等,从而促进消极因素向积极方向转化。三、要注重信息质量质量是社情民意信息的生命力,必须突出“真”、“精”、“特”、“快”。1.真。就是要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所反映的情况不能虚构,也不能靠逻辑推理。对客观存在的情况要尽量搜集全面,不存在的或没了解到的不要凭空主观设想。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对于事关国计民生的社情民意,领导愿意听的要反映,不愿意听的也要反映,有喜报喜,有忧报忧。建议意见要切实可行,要具有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说服第2页共4页力。2.精。就是要注重信息的规范性和简洁性,信息稿件要一事一议,一事一报,短小精悍。概括性要强,叙述要突出重点,具有逻辑性。提出问题直入主题,少做铺垫;建议简洁明了,言简意赅。3.特。就是要注重政协的特色性。如何使政协反映的信息与党委政府自身的信息不重复、不雷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与政协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