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压开关柜发热原因、处理和温度监测扬州市矿务局【摘要】:负荷逐步加重,开关柜的接头发热也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开关柜发热原因、处理及温度监测几个环节的探讨,从而保障安全生产。【关键词】:发热原因发热点温度监测一、引言在电路中,对一个电气接头来说,热量是用Q=I2Rt表示的,其中Q是产生的热量,I是通过截面的电流,R是接头的电阻,t是时间。实际运行中的设备,不管应用哪种材料进行电力传输,都有材料值阻存在,在电流和电压的作用下,就会产生热损耗,但是,当某一接头的值阻过大,热量在这一部位集中,正常散热无法使热量快速消散,就会使热耗在这一点集中,使本部位的温度升高,当温升超过了设备或接头的允许温度值,就造成发热故障。运行中的电气设备经常发生发热现象,如不及时发现并处理就会引发严重的生产事故。二、开关柜发热原因分析开关柜发热原因主要有:1、电气接头和设备线夹接触面氧化接触面无论压接多紧,总有缝隙,长时间运行后,在接触面上会形成一层氧化膜,增大接头和线夹的接触电阻,接触电阻的增大使本部位运行时接头变热,这种接头变热又会加速接触面氧化,如此反复,最后形成发热故障。2、检修试验人员工作失误检修人员进行开关检修或试验时必须拆开部分连接点,工作结束时再恢复原样。由于工作人员失误,本来应该安装弹簧垫圈,结果没有安装弹簧垫圈;本来应该安装4根紧固螺栓的接头,结果只装了3根。由于工作人员失误,在母排重新刷相序时,其油漆进入母排的连接接触面内,造成接触不良。线路负荷较小时这些隐患不会被立即发现,当负荷突增时该接头就会过热。3、电气设备连接工艺不当一般发生在线电缆与开关引出线的连接处。6KV连接开关的引线一般使用40mm宽铝牌,6KV电缆较粗,通常只使用1根螺栓来连接,连接的受力面较小,电流通过的有效截面较少,于是造成发热。有的连接处接触面太小,主要表现在计量CT和电缆接头上,这些部位一般只有一个螺栓连接,使通流接面面积不足,在大电流作用下,形成发热。还有铜、铝导体相互间连接不当,引发接头氧化造成发热。4、隔离开关触头发热触头发热多数是隔离开关长期运行触指压紧弹簧疲劳或者弹簧锈蚀老化造成变差,使触头与触指的压力变小,触指与触头单边接触,接触电阻增加和通流截面变小造成发热。并且在运行中由于触指压紧弹簧长期受压缩,如果工作电流较大,温升超过允许值,会使其弹性变差会使压紧力不足,加速发热,恶性循环,最终造成隔离开关的发热的主要原因。隔离开关触头每年检修都需要涂导电膏(电力复合脂),导电膏是一种复合材料,并不是良导体,如果在涂抹新导电膏前不将往年的导电膏去掉或者涂抹太多,反而会使隔离开关触头的导电性能下降,形成发热。5、电力负荷突变对设备的影响电力负荷的变化会影响设备的温度,正常的负荷变化引起的温度升高不会超过规定的75℃如果负荷增加的较多时(如比平时增加1倍或几倍),或者线路受到短路电流冲击后,设备的薄弱环节就会发热变红,发热后连接点的材料会发生变形,氧化等物理或化学变化,发热后如不及时发现,再次受负荷冲击后,又会过热,经过多次反复的恶性循环,接头的连接状况越来越差,最后甚至造成接头熔断事故。三、发热故障的处理发热故障对设备和供电危害巨大,严重时可能烧坏设备、线夹和导线,影响正常运行,为了消除发热故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防氧化。设备接头的接触表面要进行防氧化处理,接头接触面可采用锉刀或砂纸把接头接触面严重不平的地方和毛刺挫掉,使接触面平整光洁,然后涂抹导电膏,对导电膏应符合标准,一般以0.7~1mm为宜,同时用复合接触面通流要求的螺栓紧固,保证接触面的紧固力量和密封性能。(2)实行检修人员责任制足力提高检修人员的维修技能,设备在检修完毕后必须设专人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杜绝检修人员工作的失误。(3)连接工艺改进。连接工艺问题多数发生在出线电缆与开关引出线的连接处,6KV电缆较粗,通常只有1根螺栓来连接,连接的受力面积较小,电流通过的有效截面也就小,于是容易造成发热。另外,部分检修人员在接头的连接上存有误区,认为连接螺栓拧的愈紧愈好,其实不然。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