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诚信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中共金华市委宣传部刘土祥内容提要:诚信作为公民道德的一种基本规范,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当今社会问题、精神文明的失衡,说到底是诚信的缺失。分析研究诚信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加强诚信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关键词:研究分析市场经济金华实践诚实守信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作为公民道德的一种基本规范,诚信是人际交往的纽带、市场交易的基石,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现代文明的核心加强诚信建设,既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2011年8月6日,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到AA+。两天后全球股市闻风下跌。一次信用评级下调能够在全球掀风起浪,让世人见识到权威信用评级机构的威力,更让世人感受到诚实守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当今社会,道德的滑坡,精神文明的失衡,说到底是诚信的缺失。搞清楚诚信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加强诚信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一、从诚信与精神文明的内在关系看作用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尚诚实守信的美德,认为它是道德的基础,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动力量。并能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诞生出其他的道德品行,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就形成了美好的职业道德等等,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诚信,从本意上讲是“诚”和“信”。“诚”,信也,是不欺心“信”,诚也是不欺人。诚信即诚实、信用、信任,以信用取信于人同时信任他人。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进步状态。精神文明建设包1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覆盖面广,包涵量大,涉及到全社会各个方面,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核心是思想道德建设,其精髓实质是诚信。诚信属于道德范畴,而道德又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所以,诚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从诚信的渊源来看,讲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把“诚信”作为为人的基本信条,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古人曾从“信”的字形来分析,指出“信”由“人”与“言”两部分组成,意思就是说,人的言语一定要守信,要言而有信。孔子把“诚信”看作比人的生存更重要。在《颜渊篇》中说,子贡问孔子,如何治国。孔子告诉他,“做到‘足食’、‘足兵’”。子贡又问,必不得已而去之,应去掉什么。孔子说,必不得已,“去兵”、“去食”因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皆有死,因此可以去兵去食,但如无信,则老百姓全无信用,国家也不成其国。远有“君子养心莫善于诚。”“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等。先哲们的这些精辟论述,无不体现着对人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诚信作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无论是生产、交换,还是分配、消费,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讲诚信,只有大家都讲诚信,才能赢得信任和信誉,才能履行彼此约定的事情,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因此,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不断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深入,已成为全社会新的价值取向。作为意识形态部门的干部职工,更应牢固树立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确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观,坚决抵制只想“做”官,不做事,只占位置,徒有其职不干活,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的思想,坚决反对只说假话,不讲真话,欺下满上的投机分子。形成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起指导和带头作用。从诚信的功能看,讲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社会生活中,诚信不仅具有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和评价功能。而且具有约束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当今社会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特征的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就是诚信经济,离开了诚信,市场经济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也就根本无法运行。这就要求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2族与民族之间讲究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