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自主发现识字规律。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小松鼠和小熊的友谊。3.在阅读中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读生字,感情读文。难点:让学生体会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时那种快乐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爱的孩子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件小礼物(出示纸船和风筝),这是,<板书:纸船>这是。<板书:风筝>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板书: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纸船和风筝》这个故事。齐读课题(相机指导:“筝”单独出现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时读轻声。)[设计意图: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又一次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而在两个生词之间加一个“和”字,就使得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未读其文,先有其景。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识读生字1、纸船和风筝是小朋友都喜欢的东西,文章究竟讲了什么呢?打开语文书,借助枫叶中的注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本课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它。2、检查学生识字情况看,<出示幻灯片2>纸船载着词语宝宝慢慢漂来了,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指名认读,结合正音)。看来小朋友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大家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是不是都认识了。<课件出示幻灯片3:我会认>草莓吵架幸福抓住乐坏了受不了祝福扎风筝(1)现在我请小老师每人带读一个词,遇到难读的字提醒小朋友注意。(扎:翘舌幸:后鼻音(评价:真是优秀的小老师。)(2)你们都学会了吗?那我们男女生比赛一次,看谁读得最棒!3、记忆字形小朋友读得真响亮,但要想把这些生字宝宝牢牢记在心间,还要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谁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识字方法?(学生交流)(1)今天的生字宝宝中有几个字就比较简单,我们采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他们。现在我问你答。(直接问答:坏扎抓吵莓)坏:这个字我想请一位小朋友单独来回答,谁有勇气?(2)刚才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很满意,请小朋友们一定要瞪大眼睛,仔细看“抓扎”,看看你能不能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提手旁与手有关,还有哪些提手旁的字?(3)你说的真好,老师给大家猜个字谜好不好?猜字谜:“每字头上长颗草”(莓)“很少张口见面闹”(吵)小结:其实,识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是最方便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方法。5、有了这些生字朋友的帮忙,你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得更流利的。现在请大家试着自己流利地读课文。[设计意图:读后交流识字方法,并且通过玩小考官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识字的作用。用猜字谜的识字,让识字变得轻松。整个识字过程,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识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识字目的。]三、品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幻灯片4>松鼠和小熊住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教师板书简笔画)引导观察,说话:仔细看看,远处有,近处有。(随机板画)过渡:松鼠和小熊的家就安在这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2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到底在什么地方。2、贴图谁来帮松鼠和小熊找到家?(指名在板书上贴松鼠和小熊的图片)其他孩子仔细看:他们贴对了吗?说说理由。<点击左键出示:山顶、山脚以及松鼠和小熊的图片>小结:(师指贴图)松鼠的家在山顶,小熊的家在山脚,他们相隔那么远却成了好朋友,是怎么回事呢?请孩子们到课文中找答案吧。3、初读二到六自然段(1)和同桌一起读课文(2)<出示幻灯片5句子:和让小熊和松鼠成了好朋友。>(3)指名答,<点击左键出示“纸船”、“风筝”>追问:“纸船是谁送给谁的?风筝呢?<师随机点击左键演示纸船顺水漂流和风筝随风飘荡,并指名学生在板书上贴图“纸船”、“风筝”>(4)<出示幻灯片6>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